第一百一十六章:策论之辩(第三更)(2/2)

这首词意境极佳,展现了一个求取功名失败的文人,对自己的文采极为自信,并且表现了一种功名仕途并不是人生唯一一种出路的感受。

这种立意远远高于一般文人士子的想法。

特别是此词上下阙的最后一句。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几句话,将太学派、儒生派还有花间派,这三派的心绪都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这样的词句,绝对能够流传千古。

“诸位公子,现在可还有异议?”洪虞欣笑着问道。

台下众人,无人敢抬起头来,面对这样的词作,他们只能够甘拜下风。

而后,赵岩便被请到了金榜台侧边的一张大椅上坐着了。

接下来,他只需坐着观看剩下九人到底是哪两人晋级就行了。

紧接着,有一个屏风被拉了上来。

洪管家高声道:“这一局,我们比试策论之辩。”

“刷!”

纱布被再次拉开,出现了此次策论之辩的主题。

“若你为相,将如何解决士大夫阶层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看到这个主题,金榜台上的九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寒毛都竖起来了。

这个策论之辩的主题实在是太大胆了。

自从新皇上位以来,先是破除了刑不上士大夫的先例,然后不断提高武官的地位。

很明显,新皇帝是为了打压过于冗余的士大夫阶层。

这些事情,其实民间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但却不敢拿到台面上来讲。

目前,士大夫阶层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在于,百姓想要拼命地成为士大夫阶层,而士大夫阶层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不断地剥削百姓。

然后导致的后果便是百姓越来越穷,而士大夫阶层则是越来越壮大。

赵岩看到这个策论辩题,则是尤为兴奋,文人们就应该讨论这些朝廷棘手的问题。

并且大周言论自由,基本不会因为说话而抓捕任何人。

为洪虞欣写了上百首诗的暗恋者季正青率先走到最前面,说道:“自我大周立朝以来,一向实行的便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士大夫阶层是我们大周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是无法推翻的。与其说百姓与士大夫阶层有矛盾,不如说是百姓与部分不配称为士大夫的官员有矛盾。接下来,再解决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只需除掉这群害群之马即可。”

“我认为,士大夫乃是国之根本,百姓唯有跟随士大夫的脚步,方可致富,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只看我大周的二十年发展。现在或许牺牲的是百姓的利益,但百年后,待我大周更加强盛,获利最大的便是百姓了!”

潘兴拿着一个酒壶,先是灌了自己几口酒,然后说道:“我认为,咱们大周的文相萧敬业应该多走到各州府来看一看,看一看我们这些文人士子的德行,一个个装得道貌岸然,但背地里却行苟且之事。比如说薛家三父子,在蜀州简直是坏事做尽。这种士大夫阶层的人渣,理应迅速除掉,而让我这种心怀社稷的人去为朝廷献力……”

听到潘兴竟然敢直接咒骂薛家三父子,周围的人们都不敢吭声了,生怕将自己连累进去。

不远处,洪天寿气得脸色铁青,潘兴说的这些话,定然会传到薛家的耳朵里。到那时,他这个主办者,想不得罪薛家都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