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1/4)

在皇后宫中用过晚膳后,何殊没有多留,就直接回了自己所住的东宫。

在东宫的时间,是何殊处理她个人名下产业的时间,每天都会有多位前来禀事的掌事等着侯见。

这也是何殊无比期待她爹能生个儿子,可以名正言顺的接过太子之位的原因所在,她这辈子过得实在辛苦。

比她前世还要苦,在她前世,好歹是从她大学毕业后,一边读研究生,一边干兼职时,才开始感到生活辛苦。

在那之前的二十二年,她一直过得还算轻松潇洒。

这辈子她却是从三岁起,她就承受了本不该由她承担的重担,活得劳心费力。

可是受上辈子的三观习性影响,何殊深知自己所处的位置,也知道自己身上的所背负得责任与义务,怎么都无法选择摆烂。

更何况她这辈子是生活在封建王朝,让何殊十分担心自己若无法辅助亲爹当个好皇帝,会被人给推翻统治。

毕竟不管是当太子,还是当公主,都建立在当皇帝的人是她爹的基础上,她爹若是坐不稳皇位,她这个太子的下场势必也会很凄惨。

不想这辈子再次英年早逝,何殊只能选择两害取其轻,让自己辛苦些。

先帝早年是个明君,曾为大安开创了几十年的盛世。

可是随着他日益年迈,精力大不如前的同时,还要面对膝下十来个儿子争储夺嫡。

各种权利争斗搅得朝野上下都乌烟瘴气、国库空虚,百姓负担沉重、生活艰辛,说是民不聊生都不为过。

正宁帝登基时,所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困局,整个大安百废待兴,朝廷却难以维继,朝堂上的众大臣之间派系林立,大多都只想着争权夺利。

对于这么个烂摊子,正宁帝可谓是完全束手无策,因为他不仅没有从政经验,性格说好听些是温和仁善,说直白点,其实是耳根子软,性格软弱无主见。

何殊只得站出来,一边绞尽脑汁的帮正宁帝从那些世家豪门口袋里搞钱,一边挥着大刀梳理、整顿朝堂上的势力。

好在先帝晚年再怎么糊涂,始终将兵权牢握在自己手中,给正宁帝这个继位者奠定了一定基础。

当然,这也是先帝在年老体衰的晚年,仍能斗赢他那些儿子的关键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