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世袭*求月票】(1/3)

“他们真的走了,先生确定不会对地方管理造成动荡和冲击?”

其实嬴政也一直就在右相府,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晋遥一个人能决定的。

嬴政来了,李斯也来了,包括太尉府的王翦也来了,就是在担心出事。

毕竟这一个决定,涉及的人太多了,并且都是地方贵族,那种即使国灭了,秦国也不敢动他们的超级大贵族,大世家。

随便拎出来的一个,家族历史都快能赶上秦国历史的那种,还有不少的甚至比秦国历史还长。

“帮助我们稳定地方的是那些县令、县尊、道长,而不是这些大贵族,大世家,相反他们的存在才是我们一直提防的。”晋遥淡定的开口。

这一次召集的是在一地极具影响力的大贵族大世家,影响力都在一郡半郡的那种。

但是这些人从来也都不是帮助大秦稳定的力量,真正帮助大秦稳定地方的就是这些大贵族大世家控制下的地方小族。

若是大秦将这些大贵族大世家给移走,对那些地方小族来说,反而是让他们看到了向上的机会,搬走了凌驾在他们头顶上的大山。

这对地方小族来说,反而是一件拍手称快的事情,至于再跟着这些大贵族大世家反抗,他们又不是真的傻,要跟着这些人一条路走到黑,去送死。

“此计名为,釜底抽薪!”晋遥笑着说道。

这些大贵族大世家能够跟大秦叫板,让大秦忌惮的底气就是来源于那些地方世袭世禄的地方小族。

在察举制之前,秦国的选官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客卿制,一种就是自黄帝时期就一直沿袭的世袭世禄制度。

客卿制就是君王特别发掘的人才,聘请为客卿,然后空降到某个重要的职位担任长官,比如商鞅、张仪、范雎、白起等等都属于是客卿制发掘的人才,也大多是来自国外的人才。

因此,客卿制其实影响的也只是最上层的职位变动,对底层官员的影响并不大。

真正决定朝堂稳定的还是世袭世禄制。

世袭世禄制是秦国最根本的选官之法,世袭世禄制就是官位世袭,比如陇西太守李崇,李信的祖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