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5章 国家队合作医院!(1/2)

,最快更新医路青云!

第1455章国家队合作医院!

“液体出入量?”

“出1300,尿量900;入1500!”

“生命状态?”

“状态平稳!”

终于到最关键的阶段了!

同样的病情,不同的医生做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手术完成后,没过几年又复发了,很多人就说,外科手术不靠谱,治标不治本。

还有人说,患者的个体差异,生活习惯不同,再加上一些专业术语。

个体差异对手术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关系。

但外科手术无法治标,有失偏颇,有一棒子打死一群人的嫌疑。

同样的手术,不同水平的外科医生做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心室重建技术,很多人都会,但最终的效果天差地别。

就跟给车补漆一样,有些师父能做出跟原厂没啥区别的漆面,但有些师父能让车硬生生地增围两厘米的厚度。

补漆可不是刷颜料那么简单,跟小雨伞一样,看上去大差不差,但厚了那么多,能得劲吗?

“你们都过来感受一下,我下刀的位置,回去之后要练习一下。”

四个助手陆续上来感受。

近距离的指导对他们太有意义了。

摸过猪,距离吃猪肉还远吗?

赵原从不藏私,使得天华的教学体系,有不错的氛围。

很多医院的主刀医生没有这么开阔的胸襟,生怕教会了学生,饿死了师父,等快到退休前,才会将自己的硬功夫传给继承人。

但天华的主刀医生,巴不得学生早点出师。

因为赵原不仅言传身教,还设立了一个名师奖。

出师的学生越多,奖励越高。

手术中关键环节的下刀位,属于经验堆积起来的财富,不是教科书上就能学到的,更是很多主刀医生的不传之秘。

观察室的青年医生们都快疯了,心里太好奇,那个位置究竟是什么位置,手感究竟是什么样的。

不亲自去摸一下,真的一辈子都找不到。

在高难度手术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就像是修仙小说里的同门师兄弟,为什么同样的功法,弟子有高下之分,天赋有点关系,但很可能是师父在暗中有偏心,私下教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赵原今天用的手法有点像是江老院士的手法。”

“我觉得不太像,更像是他自己的风格。”

“他早就形成自己的手术体系了。”

当支架送入关键位置,赵原松了口气。

这台四个小时的手术终于完成了。

有人会质疑,为什么不用机器人手术,又或者不用介入手术?

病人的情况不一样,需要达到的目标不一样。

尽管现在外科医生和病人都追求微创手术,因为对病人带来的伤害最小。

但必须得承认,因为小创伤手术还是没那么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