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第六百四十五章 点燃恒星(2/2)

    而这个距离对于大筒木一族来说就足够近了,他们能够在两座戴森球之间反复跳跃,真核文明弄不好就会再次丢失戴森球。

    要是出现这种最糟糕的情况,真核文明就只剩下一座戴森球,毫无疑问是输掉了战争。

    所以,这一次只能依靠舰队突击,不惜牺牲,直接摧毁敌人的立足点,这才能突出空间狭道,重新回到广阔宇宙空间。

    大筒木一族没有人想到,他们借助六座大筒木行星的火力掩护,在真核文明舰队突击阵型中自由的穿梭,轻松的猎杀指挥者,摧毁战舰。

    轻松而愉快的收割迷花了大筒木们的眼睛,没有人注意到真核文明舰队不计损失的突击。

    最后,真核文明战斗者首领,在战场上临战接任的第十九任首领,成功的突破,登上了最早被占领的戴森球。

    这位同样装备了巨型蜈蚣躯壳的战斗者,轻车熟路的找到了戴森球的主控中心,没有丝毫犹豫就执行了点燃恒星的操作。

    在这个直径约为两亿公里的戴森球中,除了直接吸收太阳能的设施,还建设了数以百万计的氢和氦的聚合熔炉。

    恒星释放出来的这两种元素被收集后,通过分子膜过滤分离后,按照类型输送到各自的熔炉中,通过聚变反应产生第二波能量。

    氢氦聚合熔炉生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维护强磁力场,维护戴森球的主体结构稳定。

    也有一部分被储存起来,作为反辐射防护罩的储备能量,随时应对来自恒星的灾难。

    而这些储备起来的能量,不仅能够用来应对恒星风暴,也能用来点燃恒星,引发超出稳定期最大的恒星风暴。

    其实这并不是特意设计和制造的,而是在戴森球建好之后,按照这颗恒星的自然灾害爆发,不断调整相关反辐射防护罩的位置和分布,形成了最恰当的灾难防御体系。

    但在随后的漫长岁月中,真核文明的研究者无意中发现,按照最佳防御方式分布的能量储存装置,恰好也是引爆恒星的对应节点。

    只要同时将这些装置,垂直于恒星表面的角度投送进入恒星,进入对流层的底部,同时引爆的话,就能掀起狂暴的恒星风暴。

    这有点像在岩石外壳行星上,按照特定的节点引爆核弹,可以激发出恐怖的十五级地震一样。

    通过这样有点力量的引爆,激发出特定的震荡,将对流层中的高密度、高热、高辐射的夸克物质翻上来。

    脱离了太阳对流层的巨大压力,夸克粥会瞬间膨胀,然后降温到一百万度,相互结合形成氢元素。

    但在这一过程中,这些物质的体积会膨胀三百亿到五百亿倍,将整个太阳的表层整个掀开,让对流层大规模的暴露出来。

    对流层表层瞬间失压,新一轮的爆炸性膨胀开始,彻底进入连锁反应的过程中,这才是最大最恐怖的灾难。

    这样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公布,甚至被认为是无聊的成果。

    但真核文明的高层还是在第四座戴森球建立的过程中,亲自动手验证了一次,在证实过后彻底封存了这个秘密。

    此后四座戴森球的储能装置都多了一套明显过剩的外壳,能够短时间承受一千五百万度的外壳。

    随着战斗者首领的操作,储能装置的固定结构被激光烧断,外挂的发动机启动,推动着六百万座储能装置冲向太阳。

    这些装置冲过了色球层和光球层,进入了流光的对流层。

    环境温度的极速上升,引发了储能装置外壳的快速蒸发,而这样的蒸发保证了最核心的结构不会被提前引爆。

    此时发动机早就被烧毁,储能装置全靠重力向下坠落,在三十分钟后接近了对流程的底部,触及彻底无光的辐射层。

    而辐射层的高能辐射,就是储能装置起爆的扳机,在外壳彻底蒸发的瞬间,核心装置就被辐射引爆,释放出储存了两年的能量。

    爆炸的威力很大,至少在行星上足以毁灭星表,摧毁生态系统。

    但在恒星的对流层与辐射层交界线,只是一次无足轻重的震动。

    但短时间的五百万次震动,引发的振波在传递出去后,共振的波峰形成一道环绕恒星赤道的环形激波,将难以计数的对流层物质喷发了出去。

    经过十几分钟的酝酿,恒星的南北两极的色球层和光球层物质被掀开,一束伽马射线暴喷薄而出。

    恒星爆发了。

    ……

    无论如何重视安全性,真核文明在戴森球的建设中,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强化防御力。

    或者说,任何人在设计的时候,也不可能针对数百万甚至千万年后,走到了恒明膨胀前的狂暴阶段时期。

    真的遇到那种恐怖的恒星,正常的反应就应该是远远的避开,而不是冲上去建造什么设施。

    太阳爆发的时候,任何正常物质都会被恐怖的太阳风暴摧毁、融化、蒸发,直至拆解成为夸克粥。

    这种从微观层面,针对原子的存在性的摧毁,就算是普通太阳的残骸,白矮星也会被摧毁的。

    除了中子星这样的怪物天体,或者不知道怎样存在的黑洞,根本没有任何物质能够幸免。

    在太阳的大爆发中,戴森球南北两极瞬间被喷射而出的伽马射线暴蒸发。

    接着整个戴森球就彻底崩碎了,像是从内部点燃了爆竹的蛋壳,又像是一朵巨大的烟花,绚烂的飞散到宇宙中。

    甚至在更外层轨道上的六颗大筒木行星,也在随之而来的爆发中遭到了重创。

    大筒木一族成员用岩石傀儡聚合的行星更是脆弱,在让人目盲的太阳暴风中瑟瑟发抖。

    有些轨道较低的傀儡行星,几个小时内承受的能量太大,甚至超过了重力聚合力的上限,当场就结构崩碎,变成了宇宙的尘埃。

    在这场笼罩了一切的太阳风暴中,凡是没有及时跳跃回到大筒木本星的大筒木,都在六百万度的高密度风暴中化为灰烬。

    甚至连一片片的楔都无法回收,只能任凭它们悬浮在风暴中,等待暴风减弱后再处理。

    大筒木一族丧失了四千位成员,几乎都是这几年在戴森球上苏醒的年轻者,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神树的守护者。

    大筒木一族通过战争,从真核文明身上获取的利益,这次是一把就全都给赔进去了。

    当第三座巨型戴森球,也就是包裹这一对双恒星系统的戴森球缓缓移出空间狭道,大筒木一族理智的选择撤退,此次战役就此落下了帷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