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第二百三十五章 雷兽引领的第三代虫群(2/5)

    爆弹飞蝗这种好东西被长期闲置,就是因为机动性太差,跟不上虫群的速度,现在开发出来的运载虫机动性还是严重受限,这可不无法满足最初的目的。

    为此油女铁丸纠结了好久,是削减爆弹飞蝗的运载量呢?还是放弃爆弹飞蝗的生产系统?或者是两者一起削减?

    幸亏尸骨脉的研究出现了突破,得到了这种能够极大的强化骨骼强度的血继,雷兽终于能够立起来了。

    它的长度大大的缩短了,繁琐

    的三百只小腿变成了六只超级巨腿,迈步高度超过十米,跨步宽度超过四十米,通行能力达到了优秀。

    雷兽最终长成了油女铁丸熟悉的那个样子,可喜可贺。

    由此雷兽的战斗模式就确定下来了,遇到敌人后,首先是在十公里外倾泻四百只爆弹飞蝗,然后在中距离上依靠风来炮和电浆雷球掩护自己进行突击,最后在近距离用灰骨巨镰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作为远程攻击单位,雷兽和刺蛇的高低搭配合理的多,远比风之巨虫和雷之巨虫的组合强而有力,于是这两种虫子就从虫群中被淘汰了。

    当然仅仅是地面兵种的八足雷之巨虫被淘汰了,雷之巨虫的轨道版本仍然继续存在,星球防御版本的高塔虫更是蓬勃发展,全力在生产。

    和蟑螂、两种巨虫一起遭到淘汰的还有螳螂。

    当初油女铁丸设计取代刀螳的螳螂,采用阿拉奇虫族的勇士虫作为范本,以纤细的虫子躯体换取更小的被弹率,通过实战证明确实有效。

    但随着虫群的规模越来越大,谁能想到当虫潮的数量数以万计,遭到数千忍者密集火力打击时,单体虫子的被弹率低完全无法传递到群体上,这竟然是个假的优势。

    在大规模的战斗中,纤细的身体毫无意义,皮厚血条长,能扛能回血的,才是生存率最高的虫子。

    于是油女铁丸翻了出来异虫虫族的跳虫作为模板,重新设计的炮灰兵种,就叫做跳虫。

    除了螳螂的剑肢被保留下来,跳虫几乎是全部重新设计了,身体肥厚壮实塞满了脂肪,体表披挂着厚实的骨质装甲,装甲上面还有瘤状骨凸增强防御。

    为了支撑壮实的身躯,跳虫拥有四条大粗腿,宽大的五根脚趾扩大了着地面积,避免陷入松软的地表。

    为在奔跑和跳跃时保持平衡,还增加一条平衡尾,使跳虫的总长度延长到六点五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