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备战(1/5)

山海关面相关内那头和关外的地势差不多,都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朝廷各镇兵马一路小跑着过来,打前面的那些很熟悉,但远远的也看不清都是什么人。

城头火炮虽然威力巨大,但对方毕竟还没到射程范围之内,主关城周遭七卫十关口的吴军兵士也便只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直到漫山遍野都布满了朝廷兵马才倒吸了一口凉气。

谁都没想到朝廷会有这么多兵马来征剿山海关,此前他们都被吴三桂蒙蔽的不轻,一直以为朝廷只是虚张声势。

直到现在,他们才是恍然大悟,原来此前是自己一直在自欺欺人罢了,朝廷一路实打实的打过来,岂能是虚有其表。

放眼望去,只见大明的玄鸟旗分散的到处都是,一个个整齐的方阵朝山海关各卫、关口进发过来。

三个方向又缓缓竖起了各镇将帅的字号令旗,逐渐形成三个集群阵列,轰隆隆的杂乱脚步声许久才逐渐平静下去。

在这三个步兵集群阵列最北侧的地方,地上一阵颤抖,乌尔迈带着兀良哈镇的蒙古骑兵正在绕成一个大圈圈。

远远看过去,就见这些披着黄褐色皮甲的蒙古轻骑在绕圈跑动,但很奇怪,他们整体上却一直在前进。

吴三桂虽然和关外清军打了老仗,但是见到最多的是八旗军重骑冲锋的菱形阵,这菱形阵是鞑子骑兵使用最多的一个阵型,高效、简单。

当然大多数时候这些鞑子都没有阵型,他们环身三层重甲的马甲每个人都武装到了牙齿,直接一波流就能平推掉大多数明军。

即便有类似满桂的少数明军可以抵挡,那也只是苦苦支撑,只要没有援军,都逃不了被全歼的命运。

比如萨尔浒之战,刘綎在阿布达理冈布设方阵,利用火器和鞑子相周旋,纵是努尔哈赤亲自指挥的八旗骑兵也没能一举突破刘部的阵线。

更难能可贵的是,刘部在被鞑子骑兵率先突袭的情况,不仅没被一举冲溃,反而利用整排齐射的火铳射击击退数次八旗骑兵的冲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