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721章 线膛炮(3/3)

    在弹头飞离炮口瞬间,发出

    “呯”的一声巨响。崇祯和张继孟同时举起望远镜,对准了前方大约两千步开外的靶场。

    然而,望远镜的视野中却迟迟没看到硝烟绽放,都已经过去了十秒钟都还没有看到,张继孟不禁有些懵,难不成是发哑弹?

    按说不应该啊。崇祯却陡然反应过来,果断放视野对准更远处。同时调整望远镜焦距,将焦点调整到三千步外。

    果然,过了将近有二十秒之后,视野之中突然腾起一股小小的烟尘。由于距离远,腾起的烟尘只有小小的一团,但是崇祯很清楚这团烟尘其实一点不小,直径至少有十几步,密集队形能炸死炸伤上百人!

    因为炮弹爆炸的声音一下还传不回来,所以张继承以为真是发哑弹。当下张继孟有些愧疚的说道:“圣上,臣这就再来一发,这一发准行。”然而崇祯却笑着说道:“张卿,刚才那一发并非是哑弹,只是射程超出了你的想象,所以你才没有看到它的爆炸。”话音才刚落,一声爆炸声才终于传回。

    张继孟赶紧举起望远镜往前看,也看到还未散开的烟尘。

    “圣上?这!”张继承的脸色因为兴奋而变得酡红,难以置信的说道,

    “按这个距离,怕不是有三千多步?”

    “只多不少。”崇祯笑着颔首道。这下大炮的射程问题已经彻底的解决。

    那么再接下来,就要解决射速的问题。海军舰炮通过导轨以及多弓床弩复进装置,已经把射速提升到了每分钟2发,未来解决底火以及金属弹壳定装弹的难题之后,就可以省去清理炮膛、濡湿炮膛熄灭火星再擦拭干净等操作步骤,射速就能更进一步提升,每分钟20发都有可能。

    但是陆军用野战炮和山炮因为没有复进装置,打完一炮之后多了复位的操作,所以射速仅只有每分钟1发,而且必须最优秀的炮兵才行。

    所以再接下来,就是研发反后座力复进装置。当下崇祯随手画了张草图,又对张继孟说道:“张卿,接下来就是复进装置。”张继孟到现在已经搞了五年多的火器研发,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火器思维,一看到这个复进装置,就知道它的用处。

    “圣上,此复进装置属实精妙哪。”

    “有了这装置,炮兵就再不用打完一炮之后重新调整诸元。”

    “所以,你就抓紧时间把这个装置造出来。”崇祯笑着说道,

    “然后将加装了复进装置的线膛炮交给兵工厂,抓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