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716章 大阪条约(3/4)

    “所谓的条约不过就是一张纸,随时都可以撕毁掉。”

    顿了顿,德川家光又接着说道:“唯独有一条,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还有一亿斤铜的赔款,务必要争取足够年限,最好是五十年!”

    五十年,一年要支付的就只有十万两黄金,一百万两白银和两百万斤黄铜或者紫铜,压力也就没有那么的大。

    “哈依!”德川义直和崛田正盛起身、顿首。

    送走德川义直和崛田正盛,松平信纲又问道:“大将军阁下,就算分期五十年付清,每年要支付的额度也是极其巨大,更何况还有利息,这笔支出从哪出?是向各地的大名以及将军亲领的旗本摊派呢,还是向全日本的平民征税?”

    所有人竖起耳朵,因为这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

    德川家光沉声道:“向商人征税,尤其是住友家。”

    ……

    北京,朱慈烺在皇极门召见了内阁的几位阁老、六部的尚书侍郎等九卿,还有内务府主事马鸣騄,以及阮大铖、陈子龙等十几个都给事中。

    如果说将大朝会比喻成全委会,那么眼前的这个会就是常委会。

    这不是崇祯想要的,至少不会在这个时候就早早的弄出常委会。

    所以,这个常委会是朱慈烺这个监国太子整出来的,还真挺有政治天赋,知道先拿到常委会上通个气,基本达成一致之后再拿到大朝会上表决,这样一来,就能免于在大朝会上产生激烈的争吵,甚至形成僵持局面。

    当然,这也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的表现。

    如果对自己够自信,就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朱慈烺显然不具备崇祯的威信,也不觉得自己有父皇的号召力,所以遇到事情时更倾向于跟文臣武官商量着办。

    “首先孤在这里向诸位致个歉。”

    “正月初就把诸位召到皇极门,害得你们都不能安心陪伴家人,这是孤的不是,不过孤也是无奈,遇着大事了。”

    朱慈烺上来就道歉,姿态很低。

    张慎言则连忙说道:“太子殿下言重了,为君父分忧,为国家纾危解困,原本就是臣等份内职责,又何须致歉。”

    其余阁老和九卿也是纷纷附和。

    马鸣騄和内务府的十几个都给事中则一言不发,甚至还显得有些不耐烦,因为这些人早已经适应了崇祯的作风,他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就是,不说没用的废话,不做毫无意义的无用之举,谈事就直奔主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