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90章 大朝会=国会?(3/4)

    换言之,今后这个大朝会才是大明真正的最高权力机关。

    至于说这么做会不会给他自己套上枷锁?崇祯并不担心。

    因为崇祯想做的事,必然是符合大明的利益,必然可以获得大多数京官支持,所以即便把提案拿到大朝会表决,崇祯也有信心达成意图。

    比如清算北方士族,如果交由内阁表决的话,肯定会遭到否决。

    但如果交由大朝会表决,就肯定能得以通过,因为京官的绝大多数是南方人,他们非但不可能保护北方士族的利益,反而只会落井下石。

    还有设立北京国子监事,也一定会得到大多数京官的支持。

    谁家还没几个子侄晚辈,秀才增录到二十万,南北国子监每年招录两万生员,他们的子侄晚辈中试的机会就会大增,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为何要反对?

    所以崇祯丝毫不担心这么做会削弱他的皇权,他一不选秀,二不想大兴土木,三不会穷兵黩武,再加上他刚刚又灭掉了建奴,声望正隆,相比起内阁辅弼以及六部堂官,低阶的六品甚至于七品官员显然更加的信任他。

    当然,崇祯的最大底气还是内务府诸科的五千多个给事中。

    路振飞也意识到了:“圣上所言七品以上京官,是否包括内务府诸科给事中?”

    “自然是包括在内。”崇祯道,“内务府诸科给事中皆为大明官员,品级也够,有何道理将他们排除在大朝会外?”

    路振飞闻言一下就蹙紧了眉头。

    这就未免有些离谱,内务府现在有多少给事中?

    就算是没有六千个,也至少有五千个,光兵科就有三千多给事中,要这么干,所有国家大事不都是皇帝说了算?还要内阁做什么?

    当下路振飞就急了:“圣上,你当初可是有言在先,政务一律交由内阁处理。”

    “没错,朕是说过政务一律交由内阁处理。”崇祯点头道,“朕所说特殊情况,绝不包括具体之政务,只对涉及法度、征税、用兵及圈选辅弼等重大事项适用,比如京中三品以上堂官廷推出了一位朕很不满意的辅弼,但是又不能擅用中旨罢免,这时候怎么办呢?只能下旨召集大朝会,由京中所有七品以上官员来对其进行任命或罢免。”

    路振飞等五个阁员心说,果然,圣上就是想要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所谓的通过大朝会议决,不过就是个幌子而已,满朝那么多六七品低阶官员,哪个不是圣上的拥趸?内务府的五六千给事中就更不用多说,真要是把重大事项拿到大朝会上交由所有七品以上官员来进行决议,那肯定是圣上说了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