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88章 造一个新北京(3/3)

    “你说。”崇祯对此早有预料,又说道,“朕尽量替你解决。”

    孙守亭说道:“第一桩难处是民房拆除,无论拓宽加固街道,还是铺设排水管道,都需要拆除大量民居,臣不过一介商贾,只怕是……”

    “此事却无需担心,你只管拆。”崇祯哂然说道。

    “不光是阻碍改建施工的民居,私搭乱建的也只管拆除便是。”

    现在搞新城改造可谓正当其时,因为此时北京城内的“居民”几乎都是待罪之身,内城的满人不用多说,外城的居民也全都是降将贰臣练勇或者蒙古人的家眷或者丫鬟奴仆,纵然是真的拆家毁屋,他们也不敢说啥。

    更何况,崇祯也没打算把事情做绝。

    内城外城的房子地皮全部罚没充公,这是肯定的。

    但是崇祯还是会在广渠门、广安门内划两块区域,让孙守亭建造大量的安置平房,安置这些贰臣降将以及练勇的家属。

    孙守亭又道:“第二桩难处是人工劳役,这么大的改建工程,没有十万以上劳工,再加上三年以上时间,怕是很难做成的。”

    “此事就更不必担心。”崇祯笑着说道。

    “朕给你二十万劳工,且同样只要半价,够否?”

    “啊?”孙守亭有些怀疑的道,“这会不会影响铁路的修建?”

    “此事用不着你担心,你只需考虑北京之改建。”说此一顿,崇祯又问道,“第三桩难处又是什么?”

    “第三桩难处就是钱。”

    孙守亭有些为难的道:“圣上你知道的,大明建筑工坊担负着南京之城建,为此投入了天量本钱,但是内务府又压着不让房子涨价,所以卖房所得仅能勉强维持运转,现在大明建筑工坊的账上是真的没钱。”

    城市基建缺钱,这确实是个天大的难题。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炒高地价,然后天价卖地,筹到钱之后投入城市基建,形成以地养建的循环,但这么做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隐患,就是让房地产行业变成寄生怪胎,进而吸干各行业的血,导致经济发展严重畸形。

    所以崇祯很不情愿开这个口子。

    看来,是时候发行实业股票了。

    继国债及实业债券之后,终于要推行实业股票。

    当下崇祯说道:“可以考虑在两市发行股票募资。”

    孙守亭苦笑道:“启奏圣上,大明基建工坊已经发行过两期债券了,如果没有大的进项保证的话,内务府只怕是不会批准第三期债券的发行。”

    崇祯摇头:“朕说的是股票,不是债券。”

    孙守亭道:“股票不是债券?”

    【关于军制说几句,明军不是现代陆军,是燧发枪时代的近代陆军,书中最小的战役单位是旅级,所以只有旅级才会标配后勤单位及参谋部,遂行独立作战任务时还会临时配备医疗、警卫及斥候等单位,团级以下则只有正副主官加八个传令兵兼勤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