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31章 人力之争(3/3)

    “主子明鉴,奴才安敢如此。”孙之獬脸都白了。

    “那你们就少在朕面前絮叨。”多尔衮目光扫过张缙彦,又道,“都回吧,回府后管好你们府上的奴才,休要胡说八道。”

    孙之獬和张缙彦讨了个没趣,狼狈离开。

    多尔衮的心境却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洪承畴又吃了个败仗。

    大留里之战,一家伙就报销近两万蒙古骑兵。

    更让多尔衮生气的是,还损失了200门骆驼炮。

    至于洪承畴提出的铳台攻势,多尔衮并不看好。

    一是因为修铳台太慢,得多长时间才能把静海跟青县连起来?

    二是因为大清可以修筑铳台,南明难道就不行?他们也一样可以修筑铳台,到时候不就成了比拼修铳台,比拼人力物力?

    比人力物力,大清怎么可能比得过南明?必败!

    只不过并未下旨阻止洪承畴,他还是心存侥幸。

    万一明军来不及反应,真的让洪承畴办成了呢?

    ……

    几乎是同时,崇祯也收到了阎应元送来的急递。

    待王家彦和徐应伟等人看完急递,崇祯才问道:“你们怎么看?”

    江天一说道:“圣上,臣以为皕亨的提议非常好,建奴修铳台,我们也修铳台,建奴跟咱们大明比人力那是找死。”

    郑森附和道:“没错,就是耗也能活活耗死建奴。”

    徐应伟说道:“但是铳台修成之后,需派兵驻守,眼下从登州到北京的一千多里后勤通道上已经修了13座大营,此外还有70多座小型据点,总共80多座大小营垒却只有七个步兵旅的留守兵力,原本就已经捉襟见肘。”

    “如果再将陈官屯大营与甜水井据点连成一条线,”

    “那么这一百五十多里至少需要修筑210座铳台。”

    说到这一顿,又说道:“按一座铳台留一个哨计算,至少需要210个哨,70个总,也就是十四个步兵营,将近三个步兵旅才够。”

    崇祯沉声道:“那就把第2镇调回去。”

    第2镇还有三个步兵旅留在北京城外。

    正好把这三个步兵旅调回去保护粮道。

    王家彦又道:“圣上,还需再从山东募些民夫前来。”

    崇祯想了一下后说道:“算了,山东的民力原本就不足,眼下已经开春,马上就要春耕了,还是别从山东募人了,就从朝鲜征调。”

    身为大明皇帝,山东百姓的死活还是要管。

    至于朝鲜百姓的死活,他崇祯就顾不上了。

    “立即给登州发急递,让闽国公率领水师前去朝鲜要人,顺便将辽东的两万朝鲜军也运过来,或许不用多久就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