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10章 华夏族裔(3/3)

    说完,崇祯又对李禹成说:“李禹成,回去跟参与此次夜战的其他朝鲜军将士说,朕可以赐予他们华夏族裔身份,待北伐结束后可以选为北直镇兵,享有其他镇兵同等待遇,当然了,如果他们不愿意放弃朝鲜族裔的身份,朕也绝不会勉强。”

    “臣李禹成叩谢圣恩。”李禹成激动得又跪下来叩了仨响头。

    叩罢起身,李禹成又兴冲冲的去跟他的同胞宣布好消息去了。

    此次夜战,参战的朝鲜军共有八千人,活下来差不多五千个。

    听完李禹成口述圣旨,幸存下来的五千个朝鲜军顿时间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很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不愿意放弃朝鲜族裔身份?不存在的。

    但凡脑子正常的,谁不想当华夏族裔,谁不想当大明人?

    看着朝鲜军在那三呼万岁,崇祯笑笑,又对高起潜说道:“高伴伴,拟一道中旨发给内阁,今后户部在给大明百姓登记户籍之时,一律写为华夏族。”

    自从甲申国难后,崇祯就几乎没干预过内阁的具体事务。

    但今天,崇祯却破天荒的下了一道中旨,要求统一大明百姓的民族。

    顿了顿,又说道:“凡我大明境内百姓,无论汉人、彝人、苗人、侗人或客家人,一律写为华夏族!再还有,凡我华夏族裔皆需说大明官话,习汉文,无论多么偏远的山区,也需由礼部派出教谕向当地百姓教授官话汉文,实施启蒙。”

    高起潜赶紧掏出个小本本,一笔一笔的认真记录下来。

    徐应伟、阎应元还有江天一他们无法理解崇祯的这种情怀。

    但是他们也不会反对就是,相信内阁还有户部也同样不会反对。

    对朝鲜军的赏赐告一段落,徐应伟提议道:“圣上,此处节点对整条补给线来说至关重要,臣建议在此地多留点兵力,再留一员大将镇守此地。”

    说完,徐应伟又回头看了一眼阎应元,此事非兄莫属。

    阎应元当即便上前一步说:“圣上,此处便交由臣来守。”

    “嗯,那就交给皕亨你了。”崇祯又问,“你要多少兵力?”

    阎应元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不用太多,有一个旅就足够。”

    “只有一个步兵旅太少了。”崇祯摇头,“朕给你留下两个步兵旅、一个山炮旅再加上一个野炮旅,务必要确保整条补给线畅通无阻。”

    “圣上放心。”阎应元应道,“臣定不辱命。”

    崇祯又对徐应伟说:“有贞,抓紧埋锅造饭,大军饱餐一顿之后即刻上路。”

    “是。”徐应伟当即给身后的参谋官下令道,“传令下去,各镇、各旅抓紧埋锅造饭,饱餐一顿后即刻发兵北京!”

    军令很快就传达下去。

    五个步兵镇还有一个骑兵镇便开始埋锅造饭。

    很快,运河两岸的铳台内便冒起了鸟鸟炊烟。

    【下午应该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