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94章 让路放行(3/4)

    洪承畴却不敢做出如此武断的判断。

    沉吟片刻,洪承畴又问:“尚可义,你们确定明军真有十万人?”

    尚可义道:“回禀洪部堂,十万人只多不少,而且还有至少三万头骡马外加上万架冰爬犁,在沿岸的冰面上延绵足有十数里长,噢对了,还有上万的骑兵!”

    “这么说,真是明军主力。”洪承畴点点头,又道,“不过明军不走直线抄近道,却偏要沿着海岸线去绕远路,究竟有何意图呢?”

    “洪部堂,我不是说了么,明军目标肯定是潮河口。”

    侯方域断然说道:“所以不要被崇祯的表面文章迷惑。”

    洪承畴皱眉说道:“可是侯参军你想过没有,如果明军继续沿海岸线往前推进,很快就会推进到浮河口大营,届时浮河口大营的驻军是守还是让?还有我们潮河口大营以及另外三座大营的驻军要不要前往增援?”

    沿着北海的海岸,清军一共设了五座大营,从南至北分别是浮河口大营、卫河口大营、潮河口大营、沙河口大营以及乐亭大营,其中任何一座大营遭到明军的攻击,另外四座大营的清军都要立刻增援。

    这个计划本身没任何问题。

    因为洪承畴的这一防御部署的宗旨就是拖住明军主力,让双方形成僵持,所以在潮河口僵持跟在浮河口僵持没有区别。

    】

    但现在的问题是,清军在潮河口设了埋伏。

    如果能把明军引到潮河口,无疑是最好的。

    这一来,浮河口就不能守,必须让路放行。

    所以洪承畴心下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让出浮河口。

    侯方域却没有一丝的犹豫,果断的说道:“让开浮河口,让定南王率军后撤到浮河上游的沧州附近,其余各营之守军也不必去增援!”

    “如此一来,纵然崇祯真的得了失心疯,非要走浮河水路也没什么问题,定南王大军在沧州坚守三五日,卫河大营之援军就能赶到,再过数日其余之各营也能赶到,如此仍可以依托大运河两岸之铳台群与明军展开长期对峙。”

    说到这一顿,侯方域又道:“当然这只是最极端的情形,但是下官以为崇祯绝不会如此愚蠢,放着潮河水路不走却非要走浮河水路。”

    洪承畴必须承认侯方域的分析很有道理。

    当下洪承畴便吩咐洪大说:“阿大,遣飞骑通知定南王,立即放弃浮河口,后撤至沧州附近,并依托浮河上游河道抢修铳台。”

    “嗻!”洪承转身匆匆离去。

    ……

    次日,明军前锋骑兵镇台便进至浮河口。

    浮河,西接运河,经东光、黄骅至北海,差不多就是今黄骅市的南排水河,河道既不宽也不够深,通航能力极为有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