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87章 时不我待(2/3)

    只不过,前三点因素都是军事层面的。

    而第四点因素则是政治层面上的因素。

    那就是,大明的政治稳定性远远胜过建奴。

    现如今,大明朝堂的政局简直不要太稳定,政务那一摊崇祯完全交给内阁处理,但是军事及工商业这两摊则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崇祯现在手里握着枪杆子还有钱袋子,内务府的人事任免也完全由他一言而决,内阁那边也很识相,路振飞自从当上首辅之后还从未与崇祯闹过不愉快。

    所以完全可以预见,北伐战端一开,大明朝堂肯定是上下一心。

    但是建奴那边恐怕就不是这个局面,首先多尔衮与布木布泰母子间就存在隐忧。

    随着顺治年岁渐长,权力欲望也必然随之膨胀,还有随着顺治接受儒家礼法熏陶的时间越长,布木布泰被迫与多尔衮私通带给他的耻辱感也会越发的强烈,所以多尔衮与顺治的皇权之争随时有可能暴发。

    再一个,八旗贵族现在对多尔衮也是诸多不满。

    由于大明切断了与建奴的贸易通道,使得八旗贵族再也无法获得丝绸、茶叶、卷烟、明酒等奢侈品,从而造成八旗贵族的生活品质的下降,于是这些八旗贵族就毫无例外的将矛头对准多尔衮,认为是多尔衮的无能才导致生活变差。

    第三点,多尔衮开始大量起用甚至于重用汉臣。

    对于多尔衮的苦衷,崇祯其实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因为满人不仅贪婪,而且因循守旧,言必称老汗祖制,反对一切形式的变革,重用这些满人就别想从骑射时代进化到火器时代。

    所以多尔衮重用汉臣完全是出于无奈。

    但是重用汉臣也给建奴留下了巨大隐患。

    因为投效建奴的这些汉臣毫无忠诚可言,洪承畴、吴三桂他们能够背弃大明,就一样能够背弃建奴,一旦建奴给不了他们利益且丧失了威慑,这些贰臣就会像扔垃圾一样扔掉多尔衮或者顺治,甚至于就连弑君也不是不可能。

    总之一句话,此时的大明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然而建奴则是内忧外患矛盾重重,君臣日见离心,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问题,可一旦双方陷入僵持,建奴的内部矛盾就会快速激化。

    所以说,建奴根本没有能力支撑六个月。

    想到这,崇祯当即问说:“还有谁自信能胜过徐应伟,能拿出更好的方案吗?”

    彝伦堂内一片寂静,开玩笑,徐应伟都已经打到这个程度了,谁能比他更好?这要是换成别人上去,只怕早被阎应元逆风翻盘了吧。

    “那好。”崇祯喝道,“赶紧回去好好休息。”

    “后天早上卯正时分到金川门外校场集合,随朕北伐!”

    “什么?”听到这话,在场的官员还有士子顿时间全懵掉。

    一个是吃惊后天就要北伐,再一个是吃惊崇祯竟要御架亲征。

    “万岁爷。”高起潜小声劝道,“再过几天就是除夕了,要不然等过了除夕再北伐?除夕毕竟是一个大团圆的日子。”

    “不等了。”崇祯断然道,“有一句话叫时不我待,为了此次北伐,朕已经等待了足足四年时间,现在一刻都不想多等,后天一早就誓师北伐!”

    这时候徐应伟劝道:“圣上,您乃万金之躯,不可轻赴险地,不如由臣率师北伐,臣若是不胜,您再御驾亲征也是不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