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81章 最利的矛与最硬的盾(3/4)

    马鸣騄和内务府的一众士子赶紧围上来,心说这次交手肯定会精彩纷呈,因为阎应元和徐应伟可说是大明最会用兵的两个统兵士子。

    如果说阎应元是大明最坚固的盾,那么徐应伟就是最锋利的矛。

    现在最锋利的矛与最坚固的盾之间要来一场直接的较量,期待。

    崇祯也有些莫名的期待,好看了,这次兵棋推演肯定会很精彩。

    作为进攻一方,徐应伟先开始摆兵布阵:“秦部堂率湖广镇十三万镇兵据承天府,提防汉中方向之伪顺军。”

    “李妃娘娘率四川镇七万土兵扼守眉州,震慑张逆贼兵。”

    “堵部堂统驭徐州、归德三十余万镇兵,据守开封一线,西拒洛阳方向之伪顺军,向北可牵制河北诸府之建奴练勇。”

    “有此三镇再加云南镇、京营,操江兵,足可保后方安全无虞。”

    众士子纷纷点头,这个没什么可多说的,保守后方的策略大体上都一样,除了郑森的方案曾经从徐州镇台抽调了十万镇兵外,其余陈子龙以及阎应元的方案都只动用了新军,而没有从四个镇台抽调一兵一卒。

    京营兵和操江兵就更加不可能动。

    在这必须表扬一下崇祯,能在短短四年内拉起这么庞大的军队,而且这四个镇的镇兵的战斗力还都颇为不弱,还不用发粮饷。

    京营兵和操江兵也用不着发粮饷。

    因为京营兵和操江兵也做了改革,给了恩赏田,并且不用纳税。

    所以京营兵和操江兵其实已经变成第五个镇台,亦即南京镇台。

    所以现在,大明除了募兵、水师需要给军饷外,河南、湖广、四川、云南以及南京这五个镇台的镇兵都不需要发粮饷。

    所以每个月的军饷支出其实不多,不到五十万。

    而且即便是打仗,军饷支出也不会暴涨一大截,因为崇祯已经取消了行饷及战饷,只有到了战斗结束后才会需要大笔的赏钱。

    不过真要夺回了京师北直,赏钱完全不是问题。

    光是北直的八千万亩耕地,就能卖出十几个亿!

    言归正传,在说完后方部署之后,徐应伟就要出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