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15章 辽东大战(3/3)

    再然后剩下的9万绿营兵,除了镇守地方的6万绿营兵外,驻扎在北京的另外3万绿营兵已经被多尔衮改编成了炮兵。

    未来镇守地方的6万绿营也将会被调到北京并改编为炮兵。

    今后绿营将成为专职炮兵,此次跟随多尔衮出征辽东的两万绿营就都是炮兵。

    这两万绿营装备了足足千余门大炮,其中红夷大炮两百门,佛朗机炮两百门,骆驼回旋炮四百门,除此之外还有六百门虎蹲炮。

    因为携带了一千多门火炮,尤其是携带了两百门重量超过两千斤的红衣大炮,这严重影响了行军,使得清军每天只能走三十里。

    所以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天,清军却仅仅只走到山海关附近。

    洪承畴就忧心忡忡的说道:“主子,按这个速度行军可不行,从山海关到盛京还有足足八百多里,至少还得走一个月。”

    “一个月都未必能走得到。”范文程接着说道。

    宁完我抹了把脸上的雨丝,也说道:“这阴雨一时半会恐怕还停不了,未来这半个月辽西的道路只会更加的泥泞难走。”

    多尔衮沉声道:“所以你们的意见呢?”

    侯方域回答说:“主子,红衣大炮和佛郎机炮太过笨重,就不带了吧,只带骆驼回旋炮和虎蹲炮就够用了。”

    “朝宗说的对。”洪承畴点头附和道。

    “有骆驼回旋炮和虎蹲炮,就足以破掉明军的空心方阵,野战可无虞。”

    “佛郎机炮可以不带,但是不带上红衣大炮,如何攻城?”多尔衮却有些担心,“如果明军死守盛京不出,岂非拿他们毫无办法?”

    “可多带几万斤火药。”侯方域建议道。

    洪承畴也说道:“不错,挖一条或者数条地道直通城墙下,再埋以数千斤甚至上万斤火药一样能炸开城墙,无非就是多花费些工夫。”

    “怕的就是这。”多尔衮皱眉说道,“长期围城不光费工夫,更费粮食。”

    银子其实还好,大清其实不缺银子,但是粮食是真的缺啊,真要是在盛京跟明军相持一年半载,长时间给正兵杂兵发战时口粮,这个消耗属实有些大。

    见多尔衮提及粮食,洪承畴、侯方域等就很识趣的闭上嘴巴。

    因为这是个无解的难题,他们再是足智多谋也是没有办法解决。

    想到这,洪承畴便不免又心生感慨,崇祯是如何解决军粮供给的?

    要知道崇祯除了往辽东增兵两万外,更往徐州战场增兵了二十万,再加上此前驻扎在归德以及开封府的三十多万人,这么多兵,竟然也能养活得了?好气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