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82章 建奴退兵(3/5)

    “不错,补种春小麦肯定是来不及了,就算补种也只能补种冬小麦。”多尔衮道,“那么现在问题是,三位先生估计麦苗损失会有多大?剩下的粮食能否撑到明年的冬小麦熟?也就是六七月间,差不多一年左右。”

    多尔衮的意思是,明军大概会破坏多少亩春小麦,又能剩下多少亩?

    然后剩下的春小麦的收成,能不能支撑到今年补种的冬小麦的麦熟?如果没问题,就可以继续长期围困徐州。

    洪承畴三人便立刻开始计算。

    宁完我首先说道:“奴才小时候曾拔过草,成丁一天最多也只能拔除六分地的草,考虑到麦苗种得比较稀疏,就翻个倍,每丁每天拔除一亩二分地也就到顶了,如果是妇孺,数量肯定还会少,每人每天一亩最多。”

    范文程接着说道:“但是徐州城内足有百万人口。”

    洪承畴叹息一声,无奈的道:“如果不考虑路程,徐州城内的老幼妇孺只需一天时间就能拔除一百万亩麦苗,只需三天就能把黄河两岸的三百万亩麦苗全拔光。”

    宁完我摇摇头说:“但是实际肯定不会有那么快,因为屯田区域方圆足有上百里,徐州城内的老幼妇孺走到都需要两天!”

    范文程接着说道:“渡河去黄河北岸也需要时间。”

    洪承畴总结说道:“这样的话,黄河南岸的一百八十多万亩麦苗怕是剩不了多少,但是北岸的一百二十多万亩麦苗应该还能剩下五六十万亩。”

    多尔衮皱眉问道:“如果沛县、新安镇及萧县的八旗兵回援,能否保住更多屯田?”

    “主子,还是别抱太大的期望。”洪承畴轻叹一声,又说道,“如果说崇祯真的跟李自成暗中有勾连,并且处心积虑设计了这么一次大规模反扑,那么夏镇、邳州以及淮安府的明军以及乡勇肯定也会有所行动,所以沛县、新安镇还有萧县的八旗兵怕是很难顺利回援,何况就算回援也没什么用,沛县及新安镇的八旗兵过不了河。”

    范文程接着说道:“驻守萧县的镶蓝旗虽然不用过黄河,但是镶蓝旗刚在山阳城下遭受过一次重创,旗丁以及军械均损失惨重,士气也是极其低落,恐怕也是很难从明军骑兵的威胁下保住南岸的屯田。”

    多尔衮顿时间无言以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