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04章 刮目相看(3/3)

    但是徐应伟、郑森还有夏允彝等勤王士子却早已经适应了这些,之前北上徐州的两个多月他们就是一路探讨预判过来的。

    郑森刚才让徐应伟拔了头筹,这会不想再落后。

    崇祯话音刚落,郑森便立刻抢着说道:“臣以为,建奴既然已经发现了云龙山这个薄弱点,就一定不会轻易放弃,所以接下来的主攻方向仍旧还是云龙山。”

    “但是再像这次这般,投入大量精锐白甲兵发动强攻,估计是不会了。”

    “以臣的估计,接下来建奴应该会采取最常用的战法,出动八旗汉军以及包衣奴才,争取逐次填平外围两重铳台,然后再向云龙山直接发起进攻。”

    “大木兄所言极是。”夏允彝也附和道,“建奴除非在云龙山被彻底打服,否则他们是绝不可能放弃强攻计划的,所以接下来在云龙山肯定还会有一场甚至多场恶战,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才行。”

    徐应伟肃然道:“也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要将刚才所说的专门针对建奴白甲兵的各种战法都准备起来。”

    金声桓、马化豹等武将神情凛然。

    心说这些读书人还真就成了建奴肚子里的蛔虫?

    居然连建奴接下来会怎么做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怎么就不信呢?

    “好。”崇祯欣然一点头,又说道,“郑森,你去徐州城内搜集大铁锅及粪水;夏允彝,你负责收集贮麻编织渔网;徐应伟,你负责去收集面粉。”

    “是。”众士子轰然应诺。

    ……

    明军紧锣密鼓的在云龙山上展开战备工作,建奴却并没有急着发动第二波进攻,因为责任问题还没有厘清,内部的思想还没有统一呢。

    如果只是战死两千旗丁,多铎根本不用请示北京。

    身为清廷的定国大将军,这点权力多铎还是有的。

    但是一家伙葬送九百护军,这就不是小事,必须得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要不然方方面面都不好交代,礼亲王代善那一支尤其不好交代。

    所以当天晚上,多铎就给北京送出八百里加急塘报。

    两天后的傍晚,多铎送出的塘报就已经进了北京城。

    接到多铎塘报,多尔衮又气又急,气的多铎这么不小心,只是第一波进攻就吃了这么大一个败仗,急的是这事要是处理不好,后面的整个计划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搞不好登基后就只能立福临为太子,这是他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必须得配合多铎把这件事做成铁案。

    不过话说回来,多尔衮对于铲除豪格这事也是乐见其成。

    当下多尔衮召急刚林、祁充格这两大心腹前来睿亲王府,议定好章程,多尔衮便带着多铎的塘报匆匆进了紫禁城。

    随即景阳钟声响彻紫禁城。

    留在北京的亲王郡王贝勒还有八旗贵族被急召进建极殿。

    多尔衮一顿操作下来,豪格出工不出力、非议老汗立国之战导致云龙山大败,一仗葬送清廷九百护军就成了铁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