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3)

周恒陪姜漓用了早膳,才去了干武殿。

周恒走后,娴贵妃又来了。

见到姜漓,娴贵妃只搓着胳膊瑟瑟发抖,“秦家人怕是真回来了。”

秦府和怡安殿同时闹了鬼。

不过一夜便人尽皆知,如今谣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

说秦家人死的太惨,心头不甘。

说秦家人当年死的时候,尸首在那院子里搁的太久,魂魄散不出去。

也有人说,秦家怕是冤死的。

“冤有头,债有主,秦家的冤魂旁人不缠,就缠上了太上皇,从在皇陵开始,就被缠上了,走了两日的路,那冤魂还能从皇陵一直跟到了长安,跟到了宫里,足以见得怨气有多重。”

姜漓递给了她一盏茶。

娴贵妃问,“你不害怕吗。”

姜漓回头又从碧素手里接过了一盏茶,握在掌心,轻抿了一口,“这有何可怕的,咱又没做那亏心事。”

娴贵妃见她眼眸微闪。

正欲笑话她,目光突地落在她的衣襟上,半晌没错眼,姜漓还未反应过来,娴贵妃就伸了手过去,从姜漓的衣襟处取出了一枚黄符。

娴贵妃直盯着她,“好啊你,还说不害怕,连这东西都备好了。”

姜漓要去夺,娴贵妃不给她。

“这是我进宫前,同姐姐去庙里祈福时,求来的,都一年多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效,想着最近事情多,戴着总比没有好。”

娴贵妃一听,倒也确实没什么用。

那姜姝求的是安康。

如今宫里闹的可是鬼魂。

可姜漓这话提醒了她。

娴贵妃眼珠子一转,将那黄符搁在了几上,抬头便同姜漓说道,“妹妹收拾收拾,我这就去求姑母,咱俩结伴去一趟近处的寺庙,都住在这宫里,谁知道秦家人会不会误伤,咱去庙里求个平安,再暗里给秦家烧些纸钱,先在秦家人面前混个眼熟,到时候也不至于误闯误撞,找错了门。”

娴贵妃说风就是雨。

起身就往太上皇后的福宁殿去。

太上皇后听她说完,也没觉意外,倒是好奇怎的去了一趟皇陵回来,她同那姜漓竟处好了。

“去了庙里,凌儿也给姑母求一道黄符回来。”

太上皇后一笑,“你顾好你自个儿吧,早些回来。”那黄符如今有什好稀罕的,怡安殿里一抓一大把。

娴贵妃见太上皇后今日心情好,便没同她再费口舌,同太上皇后谢了恩,起身便出了福宁殿。

有了太上皇后的恩准。

姜漓这边也收拾起了东西。

碧素看了一眼姜漓,“主子,要不要奴婢先去禀报陛下?”

姜漓道,“陛下政务繁忙,哪有能顾得了这么多,等他知道,我怕是早就回来了。”

碧素欲言又止。

走之前,碧素还是不放心,暗里给锦绣和云霜交代了一声,“待马车出宫后,你们去找一趟高沾,就说娘娘担忧陛下,去寺里替陛下祈福去了。”

锦绣和云霜点了头。

巳时末,娴贵妃和姜漓的马车便驶出了皇宫。

一路上娴贵妃嘴就没闲着,频频去掀那车帘,被姜漓一手扒拉下来,娴贵妃却没收敛,“进宫前,我尤其向往宫里,想着里头可是整个幽朝最为富贵的地方,如今在里头不过才呆了一年,竟又念起了这外头的花花草草了。”

娴贵妃说完,干脆就将那帘子整个给拉开,“横竖这路上也没人,妹妹也敞口气吧。”

姜漓拧不过她。

车帘子一路敞着,走了好一段没有人烟的路,姜漓也被娴贵妃勾了过去,齐齐看着外头的风景。

正瞧的上劲,娴贵妃却是一把将那帘子给盖上。

“怎么了?”

娴贵妃道,“前头就是大理寺。”

姜漓忙地坐正。

过了一阵,娴贵妃又冷声道,“这大理寺如今也不过是个名头罢了,只要是被他朱家人搅合进去的地方,无论是哪儿,都是一股子乌烟瘴气。”

姜漓问,“朱家谁在里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