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千古绝唱(1/2)

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大楚皇城,从权贵到平民,街头巷尾都在传颂着这首千古名诗。

茶楼,酒肆,客栈,甚至各家青楼全都轰动了。

“哎。”

大楚皇城最高档的青楼里,轻歌曼舞,靡靡之音彻夜响个不停,权贵,饱学之士云集于此。

可今日谈论的重点不是美人儿,不是歌舞,而是一个新冒出来的诗人,此人叫做柳白。

“好诗,好诗。”

七国之中,大楚王朝军力处于中游偏下,打仗马马虎虎,既打不过西秦,也打不过北赵,更打不过东齐……

可大楚这地方盛产文人骚客,简直是才子不如狗,骚客遍地走,都过着纸迷金醉的日子。

这些人平时最喜欢凑在一起吟诗作对,每当有人做出一首好诗,便会聚在一起品鉴宣传。

这一晚,众骚客齐聚一堂,都被这首清明折服了,不时赞道:“这首清明诗一出,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是呀。”

骚客们品鉴了半天,才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柳白是哪位高人?”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没听说过。”

“不认识。”

可这首诗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查来查去才知道,是有人趁着夜里没人,将写着这首诗的绢布,挂在成西边的一棵大柳树上。

“那张绢布呢?”

“在这里。”

一个雅士从袖中取出一张绢布,得意的举了起来:“这张绢布可是在下花费百两纹银买来的。”

“嘶!”

顿时响起一阵抽气声。

骚客们羡慕的看着,纷纷叹气:“赚了,你赚大了。”

“来,拿过来让我等品鉴一番。”

价值百两纹银的绢布,摊开了,摆在了众人面前,顿时又是一阵抽气声四起:“好字!”

字好,诗也好。

一下子青楼里闹腾了起来,骚客们又赞叹起来,这位柳白先生绝对是个隐士高人呐!

可一阵恭维之后,很快又有人发现了问题。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大王庄。”

问题来了。

大王庄在哪?

骚客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没听说过呀。”

大楚有这个地方嘛?

也是,这伙骚客平时成群结队的逛青楼,每天在皇城里花天酒地,当然不知道大王庄这样偏僻的小村庄。

这时一个青楼里的老鸨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道:“大王庄呀,出了城往西走三十里,就在路边……”

一阵尴尬。

“是嘛?”

骚客们被老鸨子说的有点尴尬,可一个个脸皮很厚,很快又喜笑颜开,纷纷笑道:“明日便是清明,不如我等一起前去拜会柳白先生?”

“好!”

“同去,同去。”

还真被柳乘风看穿了,这伙人最爱凑热闹,瞎起哄,反正就是一天天闲的没事儿,吃饱了撑的。

“那就这么定了!”

清明节,当天。

天上又下起了毛毛细雨,柳乘风起了个大早,早早打开了店门,将酒家的旗号打了出去。

“嘿嘿。”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坏笑,说起来这方圆几十里都是荒郊野外,没有别的客栈,也没有别的酒家。

“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