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三章 陈燕青和尹姐的猜测,初见高宁馨(3/4)

「要杀就杀。」袁隗说道。

「要杀就杀?袁隗啊,你还真有骨气的。」姜辰俯身拍了拍袁隗的脸:「这么有骨气的人,是不是在等着袁绍清君侧啊?」

「没想到陛下已经得到消息了?」袁隗脸色微变。

「我就不明白了,你们既然选择让袁绍清君侧,为何还要留在洛阳城?是相信你们在洛阳城的安排可以拿下皇宫?还是只是两手准备?」这是姜辰最不解的地方。

袁隗和袁逢没有说话。

「你们不会是故意的吧?是觉得如果能够联合各大世家大族拿下皇宫最好,如果不能你们就用自己的命为袁家争取荣誉?」姜辰想到了剧中袁家的人在洛阳城被董卓斩杀的事。

当初在看剧的时候,觉得袁家的人留在洛阳城被董卓斩杀有些蠢。但现在他看到了另一种意思。

「陛下怎么会如何的想?」袁逢说道。

「无论你们是什么原因,这次你们必死,不过说起来,我还要谢谢你们。」姜辰说道。

袁隗和袁逢一愣。

什么叫谢谢他们?

「光武帝就是靠世家大族才建立的大汉,所以,在光武帝之后,大汉的大权其

实都是在你们这些世家大族的手中。这也是历代先帝不得不利用宦官来制衡的原因。」

姜辰看着袁隗两人,说道:「你们这些世家大族,就是大汉的毒瘤,想要割除,必须下猛药。如果你们不造反,朕就没有借口解决你们。但现在你们造反了,朕也不需要利用其他手段了,直接利用武力灭你们九族就可以了。」

「九族?」

「当然,造反的人都是要灭九族的,和你们袁家有关系的人都要死。」说到这里,杀意凛然。

「昏君……」袁逢瞪着姜辰。

「朕如果没猜错的话,黄巾军的后面,应该有你们的影子吧?」姜辰低声道。

「胡说八道。」袁隗脸色一变。

「在你们这些世家大族被灭之前,大汉的黄巾军是不会被灭的。他们将踏平那些世家大族的堡垒,掠夺他们的财富,杀死他们的族人。而我大汉的威武之师,将跟在他们身后平乱。」姜辰阴恻恻的说道。

「你……」

「是不是很生气啊?本来我是不准备告诉你们的,不过,为了让你们死不瞑目,我只能告诉你们了。对了,实话告诉你们,早去年灭董卓开始,我就等着袁绍起兵了。毕竟,你们袁家四世三公,如果不起兵造反,我还真不好拿下你们,但现在你们起兵了,袁家也进入灭亡倒计时了。」姜辰说道。

「刘辩……」袁逢和袁隗脸色惨白。

这时,韩十一走了进来。

「陛下,洛阳城内的叛军已经平定。」

「很好,所有参与叛乱的世家大族全部灭门。」姜辰指了指袁逢和袁隗,说道:「他们两人,五马分尸,挫骨扬灰。」

「昏君。」

「暴君。」

袁逢和袁隗脸色大变。

虽然他们为了家族不怕死,但他们绝对不想自己死后被挫骨扬灰。

「拉下去。」姜辰挥挥手。

几个军士走了进来,将袁逢和袁隗带了下去。

「真的挫骨扬灰??」韩十一问道。

「不,直接给他们一刀吧。」姜辰刚才只是在袁逢和袁隗面前故意这么说的。

「是。」韩十一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片刻之后,毕男来了。

「陛下,这是这次参与叛乱的世家大族……」毕男说话间就将一份情报递给姜辰。

「王允没有参加?」姜辰打开看了一眼后说道。

「没有。昨天晚上在事发的时候,王允就紧闭府门了。」毕男回答道。

「这个老狐狸,还真能够忍的。」姜辰脸色难看。

王允不造反,他也不好直接动手。

「另外,杨家,张家……这些家族也没有什么动作。」毕男继续说道。

「那就算了。」姜辰明白在洛阳城中的世家大族,他也最多只杀一半,不可能全杀了的:「召开大朝。」

朝会后,姜辰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袁逢,袁隗等人的谋逆之罪。无数世家大族的人被押到邙山斩首。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参与叛乱的人被斩首三万余人,邙山血流成河。

同时,姜辰下令曹操为征东将军,由河东郡出兵冀州,高顺为镇南将军,出兵南阳。

……

「陛下,你是在培养高顺?」关雨晴问道。

「这是其中一个意思,除此之外,现在洛阳的军队还需要整顿,在半个月后,也就是我们下次来第二世界的时候,就是韩十一她们出征的时候了。」姜辰说道。

袁绍等人想清君侧,但等各路诸侯汇聚起来,也要几个月时间,而这几个月时间,足以让

他解决洛阳和关中的事,只要洛阳和关中在手,足以平定天下。

「下次?也是。」关雨晴点了点头。

返回第一世界的时间是不会变的。

「陛下。」

毕男和谢小满走了过来。

「抄家的情况怎么样?」姜辰问道。

「这是清单。」毕男递给姜辰一份清单。

「看来这些家族在洛阳的财富并不多啊。」姜辰看了清单后就皱了皱眉头。

「至少有了百万担粮食,有了这批粮食,我们就可以坚持到秋收了。」谢小满说道。

「这批粮食是重中之重,接下来要重点保护,别让人给破坏了。」姜辰说道。

「陛下,你是担心……」谢小满反应过来了。

「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些世家大族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如果想动我们粮食的主意,也很正常。东汉大陆的周围是清国大陆和星汉大陆,但我们现在没办法从其他大陆运输粮食过来,所以,只能靠东汉大陆的产出。」姜辰说道。

东汉大陆的粮食产量少,而之前的土地在那些世家大族手中,所以,他没有将第一世界拿来的种子种植。现在春耕已过,虽然这次得到了不少的土地,但想要种植第一世界的高产种子只能等明年了。

所以,粮食问题才是一个大难题。

「不知道吕布那边怎么样了?」关雨晴说道。

「现在吕布还没有消息传来,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准备下次来的时候,利用星辰骑出击大草原,夺取大草原的牛羊。」姜辰说道。

「这到可以。」

……

大梁大陆,大梁王朝京都。

「三天后皇帝立后,这京都越来越热闹了。」姜辰一边打量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一边感慨道。

「是啊。」尹姐点了点头,说道:「虽然大梁王朝现在有不少的问题,但这次皇帝立后,普天同庆,整个京都都处于空前盛况之中,哪怕是我们也收到了不少的订单。」

「这么做,这次大梁王朝立后花费了不少的银子?」姜辰问道。

「听说预算是一百万两银子。」陈燕青说道。

「一百万两银子?」姜辰目瞪口呆。

他在慕安国也立姜保宁为后,但前前后后的花费也不过几万两银子。

「对。」陈燕青点了点头。

「大梁王朝这么的有钱?」姜辰无语了,有这么多钱,现在难道就不应该花费在军队建设上吗?

「这次立后,是皇太后主持的。」陈燕青说道。

「也是,在这件事,即使长公主庞贞反对,也是反对不了的。说不定长公主庞贞巴不得皇帝这么做。毕竟,皇帝越奢侈,对她来说是越有利的。」姜辰说道。

「我听说郑家的嫁妆中准备了翠玉白菜。而且这颗翠玉白菜是高厘米,宽厘米,厚厘米的辉玉巧雕。雕刻翠玉白菜的巧匠,将这块玉料白色部分雕成菜梗,绿色部分琢成菜叶,而且在翠绿的菜叶中,还雕琢了大小两只昆虫──大螽斯与小蝗虫,更加丰富了翠玉白菜的意趣。」尹姐说道。

翠玉白菜这件嫁妆不仅因为其珍贵性而显得豪华,更因为它背后的含义而显得不同寻常。翠玉白菜上的蝗虫和螽斯寓意「多子多孙」,白菜叶子象征着纯洁,而这件嫁妆的父母期待的意义远大于其货币价值。

「不愧是郑家。」姜辰感慨道。

「这些豪门大族……简直是难以想象。」陈燕青觉得自己的见识限制了想象力。

「这算什么?说不定以后都是我们的。」姜辰说道。

「姜辰,你难道准备假冒皇帝了?」尹姐问道。

「我还没有决定。」在姜辰假冒的那些人中,只有胤禟是因为对他动手而被他击杀的。其他人则是在他们死之前被他看到才假冒的。

在大梁王朝,姜辰也没有决定具体的怎么做。不过,现在东汉大陆的洛阳之变已经解决,接下来即使假冒皇帝,也有足够的时间处理相关事务了。

「不过……」

姜辰刚说了两个字,就看到了一道身影:「是他?」

「谁?」

尹姐和陈燕青顺着姜辰的目光看去。

「萧承煦。」姜辰说道。

萧承煦是《长安诺》中的萧承煦。

剧中的他是盛州九皇子,少年时与贺兰茗玉相爱。爱憎分明、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助萧承睿称帝建立大晟国,却因功高盖主遭到猜忌。在得知当年母妃身死、父王传位的真相后决意篡权复仇,但面对承睿病逝、茗玉之子继位的局面,选择任摄政王辅佐新君。

「萧承煦?」

「对,就是他。」姜辰点了点头。

剧中的萧承睿和萧承煦两兄弟可以说戎马一生,但在感情上,似也并不十分如意,特别是萧承煦,他爱了女主贺兰茗玉一生,因一直不能跟贺兰茗玉在一起而抱憾终生。

萧承煦的一生,有人说很苦,但这其实是他自找的。

萧承睿与萧承煦在爱情观上是有极大差异的,那就是萧承睿也爱贺兰茗玉,但他更爱的是江山而非美人,在美人与江山二选一时,他是可以舍弃美人的。

而萧承煦可就不一样了。

萧承煦对贺兰茗玉十分长情,而他一生几上战场,虽然也有为大晟国长盛久安的原因,但骨子里,到底更爱美人些,很多时候,他会为了贺兰茗玉去拼搏,想通过增强自己的实力,重回夺回贺兰茗玉。当贺兰茗玉的儿子当上皇帝,他再一次为了顾及心上人的感受,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皇位,放弃了放手一搏。

此后,他一心辅佐心上人的儿子,也就是贺兰茗玉与萧承睿的儿子、他的侄儿,希望他能成为有为之君。可他越用心出力,皇帝萧启元对他越反感。且因为他与贺兰茗玉的关系,皇帝侄儿对他更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认为他有损自己母后的名声。

自己付出一生心血,得不到理解也就罢了,心上人贺兰茗玉此时为了儿子,还站到了他的对立面,利用郑王逼他发下毒誓,要他效忠侄儿皇帝,否则将短折而死,也就是,如有违誓,不得好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