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3/3)

想到胤禛,苏培沉默了。

先前徐阿水说他惹怒了胤禛,那是他见识少,不敢想。

不是苏培惹怒了胤禛,是胤禛惹怒了他。

世上最贵的是什么?

人才!

在什么时候,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每三年科举一次,考中进士的,加上在京城等着补官的举人,朝堂不缺官员,只缺官职。

而太监就不一样了。

太监一般都是从直隶来,都是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切掉命根子送进宫求条活路。穷人家吃饭都难,读书习字这样的事情,想都不要想。

小太监跟在师傅身边学规矩,师傅都大字不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久而久之,太监还是以文盲居多。

全紫禁城共有近千名太监,除了最底层洗刷马桶的小苏拉,还有在各处做管事的中高层太监,不识字实在是不行。

明朝宫内有专供太监读书的“内书堂”,到了大清,皇太极时期的王爷阿哥,都没几人读书,不过那时候,皇太极的几个太监,还是从大明抢去的。

等到顺治进京之后,用了原来明朝留下的太监宫女,直到了胤禛上台之后,才正式确立了内侍的等级制度。

以前那批读过书的明朝老太监,经过康熙时期,早就没了。后来进宫的太监,由读过书的太监,教了他们认字。

不过,因为明朝宦官把持朝政的关系,到了大清这里,对太监的读书习字,就没那么重视了。

也就是说,像苏培这样,精通满蒙汉语,上能与朝臣对抗,下能镇压住紫禁城庞大的太监与宫女群体,再也找不出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