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1)

数百流民可造成或大或小的杀伤力,燕璟并未留下来彻底解决此事,而是一路护送皇太后的马车。

马车刚入城门,车厢内有女子的尖叫声传出,“啊——”

紧接着,是嘉阳郡主的声音,她现在对沈宜善充满了同情,毕竟沈宜善迟早是要被二表哥克死的,真真是红颜薄命呐。

“沈姑娘,你的脚崴了。”

刚才马车急速往前奔,沈宜善身子一晃,不成想崴了脚。

她自己也很诧异,总觉得这两日事事不顺。

不过,脚踝上的疼痛很快就转移了她的注意力,“无、无事……”

光是听着嗓音,就知道她很疼。

马车外,燕璟,“……”

入了城门后,流民再也无法靠近。

燕璟让沈宜善下了马车,对皇太后与长公主,道:“皇祖母、姑母,我先送沈姑娘回去。”

皇太后笑着点了点头,慈爱的表情之中透着些许无奈,她见沈宜善又是磕破了脑袋,又是崴了脚,不由得又想到燕璟克妻的传闻。

燕璟也诧异。

沈宜善额头绑着绑带,下马车后,一瘸一拐,宛若一名伤患,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被人虐待了。

燕璟命人快速备了一辆马车,沈宜善为了避嫌,不让燕璟搀扶,甚是顽强的忍痛爬了上去,不与燕璟有任何眼神交流,更别提谈话了。

燕璟,“……”他竟无从替自己辩解。

不多时,马车抵达定北侯府大门外。

晓兰闻讯前来接应,一看见沈宜善的“惨状”,她对自家王爷的秉性再度产生了深深地怀疑。

她可以换个主人么?

燕璟目送沈宜善入府,打算迎娶她的话,又咽了下去。

燕璟嗓音低沉,“照顾好姑娘。”

晓兰应了一声,嗓音闷闷的,“是,王爷。”似是敷衍。

沈宜善头也没回,前脚刚迈入府门,就吩咐小厮,“关门。”

随着朱门铜钉大门合上,燕璟的脸已黑成了锅底。

玄镜站在一旁,不知该如何宽慰自家王爷。

主仆两人在原地站了须臾,正要离开,左狼骑马疾驰而来,人刚下马背,就急急忙忙道:“王爷,太子殿下出事了!人已被关押大理寺,正等待候审。”

*

大理寺。

燕璟直奔太子所关的牢房。

太子还未彻底定罪,牢房归置尚可,光线明显,桌椅床榻齐全,桌案上还摆放着一盘洗干净的时令瓜果。

显然,大理寺虽是关押了太子,但并不敢怠慢他。

一看见燕璟,太子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情绪上涌之时,表达/欲/旺盛。

“老二,你可算是来了!孤是冤枉的啊!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这次流民入京闹事,和孤半点关系也没有。今年川地赈灾一事虽是由孤操办,但孤的手从未碰过赈灾银,孤也不知为何事情会这样。”

“老二啊,孤眼下谁也不信,就只是信你,你定要救救孤!孤太冤枉了!那失踪的五十万两赈灾银,和孤毫无干系!”

太子抱着燕璟一番哭诉。

燕璟的身子冰凉,这样的盛暑天,抱着他时只觉得通体舒畅。

太子一时间不愿意放开。

等到他哭诉完,燕璟的一只手搭在他肩头,将他推开稍许,男人眸光无温,“我知道了,那皇兄继续在大理寺待着,此处比外面安全,我这就入宫面圣。”

太子红了眼眶,激动之余,也甚是感动。

果真是患难见真情。

他家老二,对他是真心的。

第76章登门提亲(3)

皇宫,御书房。

弹劾太子的折子如小山一样堆积在龙案上。

燕璟被宣入内时,几位肱骨大臣正在探讨那不翼而飞的五十万两赈灾银。

“川地灾情一直都是太子殿下在管,五十万两赈灾银是两个月前在运往川地的路上失踪,朝廷却到了这月才知晓,可见必然有人瞒罪不报。”

“负责押运灾银的官员,也是太子的人,此事若说与太子无关,恕微臣难以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