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诱夫_第69章(2/2)

“离了京城,这么高兴啊?”周朗掀开纱帘,看向妻子和妹妹。

雅凤一双大眼睛笑成了弯月:“三哥,你没看见,刚才一提到你,三嫂笑得呀,我都觉得自己掉进蜜缸里了。”

周朗嘿嘿一笑,无限满足地看向爱妻。静淑小脸红了红,马上聪明地想到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这样一直坐马车么?这里官道平坦不怕颠,可是以后呢?总不能因为我拖大家的后腿吧。”

“娘子真是考虑的周全,现在才问是不是有点晚了?”周朗故意逗她。

雅凤双眸一亮:“三哥是不是早就安排好了?”

“这个自然,你们只需坐马车赶一天路,咱们就去黄河渡口坐船,沿水路入海,就不用担心被颠到了,我可是特意给你安排的漂亮画舫。”周朗得意洋洋地朝静淑飞了个眼神。

到了黄河渡口,静淑才明白,根本就不是江南的画舫,而是一艘特制的战舰。两层楼高的杉木大帆船,头尾包着铁皮,桅杆上的旗子高高地飘扬着一个“唐”字。

第一次见到这么大气的战船,静淑有点呆了。

“娘子对船可还满意么?来,我扶你上船吧。”周朗握住她的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她走上战船。

走了几步,静淑眼角的余光发现士兵们都在偷眼往这边瞧,有的还在偷偷笑。便甩开周朗的手,自己提着裙子往前走:“这大船稳得像平地一般,根本就不用扶,你故意的。”

周朗哈哈大笑,跟在妻子身后上了二楼,给她安顿好船舱之后,又去查看士兵们的情况。静淑瞧着两个丫鬟把甲仓收拾地干净温馨,像在家里一样,就从舱里出来,去乙舱看看雅凤住的地方。

这时,夕阳已接近西山。西边的天空一片通红,把青山的轮廓清清楚楚地勾画出来。夕阳映在黄河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光闪闪,好像这河是由无数的碎金填成的,晃得人睁不开眼睛。周朗站在高高的桅杆下面,一手按着腰间佩刀,另一只大手一挥,威武地大喝一声:“开船。”

“开船……”数不清的士兵和艄公的声音从底层传来,震得二楼甲板铮铮作响。

在夕阳的映照下,他挺拔的身姿,刚毅的脸庞,与火红的晚霞,黛青的山峦,金色的水面浑然天成地融合成一副水墨画,嵌进了静淑的脑海,也落在了她的笔尖。

当她把亲手绘制的一幅扬帆起航图送给丈夫的时候,周朗笑得心花怒放。小娘子把他画的那么伟岸,可见在她心中也是这般高大英挺的形象。画轴徐徐展开,竟然看到了一角淡紫色的纱裙在边缘的角落。虽没有出现人物,却又可给人无限遐想。默默景仰的柔情从这一角中倾泻出来,使这一幅英雄画充满了壮怀柔情,令人爱不释手。

大船乘风破浪、顺流直下,静淑偶尓也会被晃得直吐,但大多数时候心情还是蛮好的。风和日丽的时候,就会和丈夫并肩站在甲板上,看黄河两岸的青山绿水,炊烟袅袅。

从黄河入海的那一刻,静淑和雅凤都坐在船板的蒲团上。亲眼瞧着奔腾的黄河水注入烟波浩渺的大海,广袤无垠,极目远眺也看不到边际。

静淑慨叹:“难怪《秋水》中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我以前只拘泥于江南的小桥流水,如今才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雅凤也频频点头:“是啊,三嫂,我突然就想通了。以前我多少还是有些怨天尤人,觉得天地不仁,对我不公道。现在我明白了,天地何其之大,我不过是路过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小水沟,踩了一脚泥罢了。若是陷在里面出不来,又怎能看到如此波澜壮阔的美景。忘了过去,让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广,自然也就会有同样美好的人生。”

“好。”周朗从身后走过来,坐到娘子身边,揽住她的肩膀。“你们两个小女子都触景生情了,何况是我唐军男儿。这茫茫大海的另一端就是高句丽,侵扰的海盗就是从那里来。好男儿就是要保家卫国,让妻儿都能过上安宁和乐的生活。”

过了莱州入海口,相距不太远的地方就是登州府了。

这日下了船,刺史府派来迎接的马车已经等在岸边。周朗安置好士兵,就护送家眷进了繁华的登州城。马车停在刺史府门前,静淑被丫鬟扶着小心翼翼地下了车。就见门口迎接的众人之中最为耀眼的一对年轻夫妇,那就是二表哥郭凯和嫂子陈晨了吧。

已近黄昏,郭凯并没有穿官服,身着一套宝蓝色圆领长袍,给年轻的面容增添了几分沉稳。表嫂陈晨穿着一件家常的细棉软裙,怀里抱着一个壮实的大胖儿子。

令静淑惊诧的是,表嫂并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听说郭凯为了她不惜与家里闹翻,誓死不肯娶妻,本以为必定是绝世美貌,没想到只是一个姿色偏上等的女人,瞧着也不太温柔,眉宇间有几分英气。

郭凯也含着笑意端详着初次见面的表弟媳,曾经打算赐婚于自己的“未婚妻”。是个美人儿,身上熏染着江南柔美的风情,举手投足间有一种说不出袅娜韵味。乖巧的站在周朗身边,温柔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