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和好(3/5)

互市虽符合两国的利益,但是要怎么开,皇上的意思是:“不能再遵从旧规。”

当年光宗关闭两国互市,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要的原因就是东察国,利用互市得来的钱财,开采铁矿贩卖铁器,越来越强盛。

承隆之难时,要不是东察国也发生内乱,老晋王镇守边关,不让东察国铁骑进犯,大秦危矣。

为免察合台国再利用大秦的钱财发展壮大,就不能用钱财与察合台国交易,哪用什么好呢?

就是以物换物,也得挑一个合适的物啊。

鸿胪寺卿要户部员外郎拿出个章程来,户部掌管全国财政,对全国的财物最为了解,用什么与察合台国交易,由他拿章程是最合适的。

这是其他四人的想法,户部员外郎并不这么想,“我就一个从五品员外郎,让我拿章程,开什么玩笑。”

他虽恼怒,可是不敢在鸿胪寺卿他们面前抱怨,没法子,谁让他官级低微呢。

五个参与商谈的官员,加上定王世子,他就比礼部主事高半级。

愁得户部员外郎接连喝了几天的闷酒,也没想出好法子来。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晋王一点都不愁,他从江南收了大量的书,领着翰林院的官员,在分门别类。

他找到了一本《奇趣杂谈》,上面记载着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奇情轶事。

第一则故事:有卖花老妇,言一处私宅空置多年,被一狐占居,她慕邻家少年英俊,故而化身妙龄女子诱之。

惧事泄,男子惊,诡托姓名,瞒骗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