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风雨骤来(2/3)

一水的朝臣中,皇后娘娘身着素服,神情哀戚,站在她对面的太子红着眼,悲痛不已。

“大监!陛下何故突然离世?”

“本宫也有此一问。”陆尽欢开口问道。

李信瞥了眼大监,却见这位天子近臣脸上的悲痛不似作伪,说话前抹了把泪:“太医令,您与诸位说罢。”

太医令越众而出:“陛下身骨孱弱,多年来勤勉于政,内里早已溃败,此番……”

这说辞听起来毫无破绽。

李谌身体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月前还直接传出病危的消息,后来在国师精心诊治下得以恢复,已经是意外之喜。

说实话,陛下之死虽事发突然,但一切有迹可循,并不奇怪。

“国师驾到——”

大监眼皮微颤,稍稍抬起头来看着不远处走来的女道。

“陛下遗体放在何处?”

“回国师,正存放在殿内。”

道贞点头,长驱直入。

宫人未敢拦。

李信紧张地刚要掏出帕子擦拭鬓角冷汗,被大监状若随意扫来的一眼惊了心,身子一僵,不敢再妄动,省得露出马脚。

李谌是被气死的,王如海能掌控太医令,教他配合说出一番合情合理的解释,却不能手眼遮天地左右护国国师的心念。

只要国师近前一看,就不难发现李谌的死存在诡异之处。

但王如海在赌。

豪赌。

赌君臣相得的这些年,修道之人的悲悯仁善。

大周信奉不周山道统,陛下拜不周山山主为护国国师,许无上荣光,若这位国师对陛下还存有半分善意,就不该在众目睽睽之下道出实情。

气急攻心而死,于最要脸面的帝王而言是天大的耻辱。

哪怕生前做出多少辉煌功绩,只后人一句“哦,是那个被气死的皇帝啊”,就足以教李谌在史书上成为一则可怜的笑话。

没人说话,所有人都在等。

太医令的话比不过国师半个字的权威。

道贞面不改色地从殿内走出,陆尽欢率先迎上去:“国师?陛下之死……”

大监王如海一颗心紧紧提起,而后便听得国师开口:“太医令言之有理。”

呼——

他在心底悄悄松了一口气。

太子李信假借抬袖拭泪的动作,蹭去额角汗珠。

陛下之死已成定局,逝者不可追,留下来的摊子如何处理才是重中之重。

“大监,陛下可有留下遗诏?”

“有。”

众朝臣面面相觑。

大监拍拍袖子,声音拉长:“请——先皇遗诏——”

“跪——”

诏书有两道,其一为传位诏书,父死子继,另择朝中四位重臣为摄政大臣,其二敕封皇后垂帘听政之权,君臣一心,共卫李周江山。

洛阳城满城缟素,李谌死得猝然,留下的两道诏书却稳住朝局,从这点来看,他当之无愧是一位精通帝王心术的上位者。

父死子继,有诏书为证,李信的皇室正统身份撼无可撼,谁敢动手,便是板上钉钉的乱臣贼子,当诛!

有两道诏书在,更是将所有即将冒出水面的隐患安抚下去。

皇恩浩荡,皇后既得了垂帘听政之权,必当尽心竭力以对得起帝王托付之意。

同理,四位摄政大臣分别选自世家顽固派、保皇派、皇后一派,还有中立派,手握权柄,彼此制衡,就要守为臣本分。

倘有理念不合的利益冲突,也是各方博弈较量的事,火怎样都烧不到李信身。

百般思量,尽显慈父心。

深宫,帝王灵堂前。

道贞沉默不语,依稀间仿佛望见帝王的魂魄发出声声责问。

终其一生,道贞只骗了他一件事——凤凰出,新代旧,万象迭生。

陆漾不是他的‘凤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