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全歼敌军(3/3)

没有时间多作犹豫,张广泗一边向前方派出了更多的哨探,一边督促大军日夜兼程。

沿途留下了两个协,共七千余人的兵力,分布在十几处,筑起要塞据守。

各处之间相距不是很远,遇有敌人来攻,相互支援起来也很方便。

大军终于在三天之后赶到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这个要塞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1628年,沙皇派出的拓荒者就赶到了这里。把这个全部都是木头房子的小镇建成了要塞,以此作为据点,对叶尼塞土著采取

军事行动。

这个要塞建在叶尼塞河的西岸,距岸边两百多步远,建得颇有规模,宛若一座城镇。

刚刚建成不久的西伯利亚驿道紧贴着要塞的南侧一直向东通向叶尼塞河边,冬季可以直接穿过河面继续沿着驿道向东边的坎斯克前行,夏季有渡船连接两岸的交通。

叶尼塞河东岸明显与西岸一望无际的平原大不相同,地势要高了许多。

一座小一些的要塞正好修建在驿道上,西伯利亚驿道从要塞的正中穿过,要塞的南北两侧都是一丈多高的土丘。

若是这要塞将大门紧闭,用重兵守住的话,不把它攻破是很难通过去的。

驻扎在西岸要塞中的是一个步兵师,由瓦西里少将统率,下辖六个步兵团,每团约有八百名士兵。

东岸的要塞中驻扎的是一个哥萨克骑兵团,由伊凡诺夫上校统率。

虽然清军在围攻阿穆哈拜商的两个要塞时干得很彻底,并没有放走一个俄军。

但巨大的枪炮声在叶尼塞河西岸的平原上传出去老远,惊动了不远处一个据点里的俄军,赶忙派了侦察兵赶过来查看情况。

当侦察兵躲在远处望见了叶尼塞河面上黑压压多得看不见头尾的清军时,惊得脸上都没有了血色,急忙连滚带爬的跑回去报告,

喜欢潜伏在大清请()潜伏在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