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炎兴(2/5)

朝中拟定的计划是征召、训练五万新卒,同时诏令各郡县大力举荐勇猛、知兵事的人才,破格录用,以填补新军中空额同样巨大的军吏职位。

这支炎兴新军的大营,一设涪城,一设成都。

因为是国家存亡的紧急时刻,中枢关注、诏书切峻,各地官府的战争动员不得不加大力气,加上冬季农闲的缘故,蜀中丁壮征召的速度不慢,两座紧急破土动工的新军大营这些日子以来,不断有各郡县的丁壮汇入,使得营地日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完善。

成都,西北城郊,新军大营。

镇军大将军宗预顶盔掼甲,骑着高头骏马,朱缨显目,八面威风。

老来再度得势掌兵的他满面红光,带着关彝、诸葛京、董宏、高轨等一群新军将佐一溜烟地走马军营,巡视新军各部人马。

虽然诏书上写着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各郡县举荐勇猛、知兵事的人才,其它一概毋论,但举荐人才的名额,多数还是落到了功勋子弟、郡望名士、大姓豪强身上。

其中,像关彝、诸葛京这种功勋子弟最为优越,常常得到了多份举荐。尤其是关彝,在张家青年儿郎张遵战死沙场的情况下,侍中张绍对他尤为照顾,暗中授意老将宗预用心栽培提拔,让他在军中早成大器。

“吁——”策马至校场阅兵台前,老将宗预一把勒住缰绳,喝令众人下马登台。

他自己率先翻身下马,“噔噔噔”快步迈上新近搭建的高台上,把其他年轻人轻易甩在身后。

“你们看!”老将军一边捋着白胡须,一边纵览校场上呐喊声震天、分部曲操练军中技击、队列的将士们,观察指点比较,大声训斥跟上来的年轻将吏。

“这是我这个七旬白头翁带的兵,这是你,你,还有你带的兵,你们比比看,这像样么,畏畏缩缩、歪歪斜斜,哪有一点大汉将士的精气神,跟打了败仗的残兵败将没什么两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