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君臣(2/4)

刘禅似有所感,面露哀戚。

姜维见状,连忙要下拜请罪。

“臣率军抵御魏贼不力,臣有罪。。。”

“起身吧。”

刘禅摇摇手,阻止了姜维的请罪,他叹息道:

“大将军在剑阁击退魏国大军的事情,朕已经听说了,可谓劳苦功高。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无先见之明,才导致了魏军入寇之祸,悔不听卿当初之言啊。”

姜维闻言,动容顿首,流出了眼泪。

“还请陛下保重圣体,汉室需要陛下任贤使能,建中兴之功。”

刘禅不由苦笑,良久才开口道:

“魏强而汉弱,以相父之才,举全蜀之力几遭北伐,徒然无功,中兴之事谈何容易。”

“陛下。。”姜维察觉刘禅有反对出兵的迹象,大惊失色,顾不得悲伤流泪了,连忙想要劝阻。

但刘禅再次摇手,让他稍安勿躁,自己调整气息继续说道:

“朕无大略,亦无中兴汉室之才能,怜惜蜀中黎庶妇孺,不忍忠臣志士埋骨异乡,惟愿保国安民,做一个守成之君。。。但,,守成之君,也不能将先帝艰苦创下的基业守没了。”

说到这里,病榻上的刘禅勉强环视众人,加大声音试图让在场每一个人听到。

“先帝与曹操争夺汉中之日,州中从事杨洪曾言‘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今日之事亦如是,诸君明白否?”

“臣明白。”发觉事情峰回路转的姜维连忙出声,其他公卿也只好随即开口表态。

在参差不齐的“臣明白”声音中,刘禅的声音却又低了下来。

“大将军,收复汉中、驱逐贼寇之事,非你不能担任重任,还请尽力而为、量力而为。。”

“臣领旨。臣誓竭力尽心,率军剿灭汉贼,恢复汉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姜维神情激动,高声领旨,声音大得压过了所有人的声音。

首召大将军姜维,敲定了出兵收复汉中的军事,刘禅第二个召近前的,出人意料竟选择了最后的姜绍,这让当事人怔了一怔,其他公卿见到末座的姜绍躬身越众向前时,也是面色各异。

姜绍小心翼翼地近到榻前,在刘禅的命令下又微微抬起头,好让榻上的他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而姜绍也借机偷偷看了一两眼苏醒的蜀汉天子,虽然因为伤病面容变形,但还是可以判断得出平日里这是一位长着和蔼宽厚面容的富态长者,与后世戏剧中丑化后幼稚呆笨的形象有着云壤之别,同时作为有心人的他也嗅到掩盖在浓厚药味下的其他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