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破城(2/2)

这些冲入城中的魏卒口中高喊着“邓艾大军在此”的口号,将措手不及的城门守军一下子就吓垮了。更可怕的是,不辨虚实的溃逃士卒很快就将“魏将邓艾率大军攻入城中”的消息在黑夜中胡乱传播开来。

无数人在梦乡中被惊醒,恐慌的情绪在城中疯狂蔓延,城中的蜀汉军民在黑夜中心惊胆破,根本就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

成都城,终究还是沦陷了!

···

距离成都城十里左右,一支强行军的军队在官道上匆忙奔走。

队伍中,姜绍骑在马背上,遥望成都方向突然升起的火光,只觉得五内如焚。

最近他因为有伤没有亲身上战场,日子却过的十分煎熬。

头两日是在绵竹战后重整军队、紧急扩编骑兵,第三日行军赶往雒城途中,一直担忧徐遵追击的情况。

第四日意外得到魏军请降的文书和邓艾的人头,就在雒城一边安抚人心,一边考虑明日受降之事。

结果当天夜里出现变故,诈降的师纂率魏军声东击西摆脱了徐遵。于是从第五日一早到现在,与魏军抢速度的他一个昼夜的时间都在奔波行军中度过。

他回头看看人困马乏的部队,抿抿嘴,终究没再下令让将士们加快速度。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为了追上邓艾残部,姜绍率领部队从雒县出发,不计代价开启了强行军模式,中途只停歇整队、短暂进食了两次,这一路赶来直接导致了近一半士卒掉队,他只能留军吏在后方收拢队伍埋头赶上。

目前抵达的一千多名将士,他们的体力也消耗严重。

但相比抢拔头筹的邓艾残部,他的预警和追击仍然是慢了。

“城中情况怎么样?”

迎面碰上风尘仆仆、疲惫赶回的徐遵,姜绍没有赘言,径直询问城中情况。

“天黑路滑,派去绕道抢先的骑兵走不快,没能进城预警。只知道城门一下子就被魏军攻破了,城中火光四起,恐怕宫中也遭到了袭击——”

哨探而回的徐遵十分疲惫,他沙哑虚弱的声音在姜绍耳边响起。

没等他说完,内心烦躁的姜绍在马上一把扯开领子,“见鬼了,莫不是城墙上的守卒都死球了,这也能让没有攻城器械的魏贼杀入城中,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入城,不能让魏贼在城中站稳了脚跟!”

“且慢,校尉。”

“怎么?”

徐遵调转马头与姜绍并行,指了指路上疲惫行军的队伍,低声说道:

“魏军已经破城,城中情况不明,将士们人困马乏、身无片甲,士气也不高,若不等后队赶到,贸然攻之,恐怕。。。”

“怕个锤子!”

说到这里,一路下来情绪已变得异常急躁的姜绍径直爆了粗口。

他当然知道一路强行军下来,抛弃了全部辎重和多数铠甲,也没有完整休息进食的军队战斗力可能剩不到三分之一,贸然入城与邓艾残部搏杀,难有必胜把握。

但他没有选择,一路走来蜀地形同虚设的防线让他对人心惶惶的成都和宫城内的防务武备不抱多少希望,而一旦宫中的天子落入邓艾残部手中,那就真的是一场震惊天下的斩首行动,被捣了腹心的蜀汉真的就要当场亡国。

他一反常态,厉声许诺战后的重赏,又向附近所有人吼道:

“眼下都到了这个地步,全军只进不退,违者立斩。前面火光所在的,就是成都,大汉天子的所在,有卵子的,爬都要给我爬过去,剿灭魏贼残部,进宫救驾,给自己和家人挣个长久的富贵。让天下人都好好看看,我们才是打垮了魏军、救了国家的英雄!”

1、《华阳国志》记载(泰始)四年,故中军士王富,有罪逃匿,密结亡命刑徒,得数百人,自称诸葛都护,起临邛,转侵江原···初,诸葛瞻与邓艾战于绵竹也,时身死失丧,或言生走深逃。瞻亲兵言富貌似瞻,故富假之也。(蜀亡之后,出现了一场假诸葛乱蜀中的叛乱。)

2、《三国志·谯周传》:魏大将军邓艾克江由,长驱而前。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