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过河(2/4)

但扑面而来的压力和高强度的体力消耗会让他们的神经敏感而冲动。

以至于不少时候将局部战场的形势与战争全局等齐,做出危险的举动或者向中军上报误判的信息,给大军行动带来致命的错误。

整体与局部,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成功统帅都必须做好平衡。

比如眼下,左右两翼进攻一时受阻的师纂部、邓忠部都先后向中军请求增援,强调左右两翼存在的战机和风险,想要邓艾加强侧翼兵力以帮助自己从战线侧面强行打开局面。

但邓艾却不动如山,身经百战的他有着自己的大局观和战机判断,他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军队隐藏在己方旌旗如林的中军之后,按兵不动,耐心等待着后面更合适战机的出现。

···

在西岸两军开战的时候,东岸的姜绍军开始过河。

虽然昨夜里派出去的选锋还没回报西岸魏营主力的动向,但西岸突然冒出来的种种异常迹象表明今日的绵竹城不会太平。

整装出发的姜绍军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尹安率领部曲为前锋抢先进攻万安桥,顺利击溃了对岸的少数魏卒,一举攻占桥头阵地,为大军过河打开通道。

姜绍驻马东岸的一处堤上,看着排成长龙、分批过桥的蜀汉士卒,看看对岸在桥头阵地结阵的尹安部,再看看天上的太阳,脸色凝重,一颗心不安地跳动着,紧张得手掌心渗出汗水。

大战当前,他只觉得时间在飞快流逝,既担心过河前锋撞入魏军口袋,又唯恐自己的军队忙死忙活,赶不上关键时刻的决战。

中水发源地处于高山地域,上游为错落青山夹持,江窄水深,蜿蜒曲折。面前这一段属于中下游,流经丘陵山区,流速变缓,水面宽些,有万安桥可以过河。

下游河谷宽阔,沿岸间断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冲积平坝,江面宽浅,两岸多漫滩,也有过河的桥梁,是这些日子军中选锋绕路偷渡过河的首选地段。

在过河桥梁都被魏军控制的情况下,下游本是姜绍军过河的最佳突破口,但姜绍在拟定过河作战计划的时候却反其道而行,把此处作为首选的过河突破点。

今日大张旗鼓提前往下游过河的范周部只是姜绍调虎离山的一个幌子,姜绍军队的真正目标在中游,前锋的尹安部在范周部出动之后,径直扑向了最近的过河桥梁——万安桥。

万安桥是一座普通木桥,桥面不宽,军队无法全员迅速通过,但胜在直线距离最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