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迷雾(2/3)

侯大目喜上眉梢,怎奈他精疲力竭,没有体力跳腾,姜绍也看出他兴奋之下的疲态,好言抚慰,下令让他先回帐好好歇息。

侯猛走后,姜绍负手在帐中踱步思索一阵,在纠结过后,他决定紧急召集营中其他军官到帐中军议。

···

当姜绍向帐中军官讲完这一敌情和情报来源后,诸人脸色各异,多数都认为这情报一时之间难辨真伪,还需要再进行核实,期间敌强我弱,军队不宜妄动。

姜绍承认这一情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就是一个引诱的陷阱,他已经准备再派一队选锋连夜过河刺探敌情。

但与其同时,他认为自己麾下的军队也不能坐等消息,无所作为。

如果兵临城下的邓艾军真的已经对全力进攻绵竹做好准备,那等到西岸开战的消息确认后东岸才有所行动,一切就太迟了。

面对邓艾军的雷霆一击,诸葛瞻军若败,绵竹若失,则全局崩坏,姜绍军以后再如何作为,也没有用了。

自己必须按照之前制定的“西岸两军开打,东岸过河夹击”的作战方案迅速展开行动。

哪怕可能是虚惊一场、徒劳无功,或者是遭遇魏军虚晃一枪后的伏击,姜绍都必须冒这一个险。

环视帐中,尹曜、尹安、徐遵、范周等军官都在看着自己,显然在这重大决策面前,众人意见不一,在等待自己的决断。

身处众人视线焦点的姜绍再次感受到肩上的重任,他甚至觉得自己身子在微微颤抖。

是害怕么?怕魏国名将邓艾,还是怕那碾过来的历史车轮,亦或两者兼之?

姜绍只能强作镇定,他也会犹豫,但在犹豫的念头升起时又狠狠地把它按下去,按照他以往的经验,自己的每一次犹豫不决,常常错过稍纵即逝的机会。

在诸将吏面前,他终于沉声下令。将过河作战的部署一桩桩安排下去,让范周部准备从下游渡河,并传令给别部的叟兵,让他们按照拟定的计划提前行动。

接到军令的将吏轰然应诺,转身就迈步出帐,一刻过后,整个军帐就走剩下了姜绍一人。

一人独处的姜绍想要埋首舆图,再检查明日军事行动的纰漏之处,但看着图上这两个日夜来前前后后划下的密密麻麻的线条、标志,姜绍最终叹了一口气,选择了放弃。

他掀开帐门,快步走到外面,看着弥漫着薄雾的夜色,大口大口呼吸着冰凉的空气,尽力让脑袋冷静下来。

“校尉。”

姜由基年轻的面孔出现在姜绍的视野,这个羌族少年经过这段时间行伍的磨砺,身上多了几分坚毅,少了一些稚气,此刻他正挎刀携弓,站在姜绍的身边,背脊像标枪一样挺直。

“走,去看看各部人马。”

姜绍带着一队亲兵穿行在各部营帐之间。

自己的军令传达下去之后,整个营地外松内紧,逐渐忙碌起来。

尹曜带着文吏加快清点、装载明日过河的辎重物资,尹安、徐遵、范周各部的士卒在收拾、检查随身的甲仗物品和明日的口粮,军官们开始在作战前逐个军帐巡过,传达军令,安抚、鼓舞手下的军卒······

因为各部的将士多是经历过战事的老卒,所以整个营地虽然被战前的紧张气氛所笼罩,但姜绍看到将士们脸色都很平静,有的故作轻松地说笑,娴熟地整理兵甲、物品,有的手脚麻利,做好了各项准备,早早钻入被窝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