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绵竹(2/3)

绵竹,南下魏军大营。

中军帐内刚刚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杨欣、王颀、牵弘等将校轮番上场,有的争吵要掉头北上,有的叫嚷要猛攻绵竹,就连司马师纂也说了一些阴阳怪气的话,影射邓艾一开始执意南下就是一项错误的决定。

这些魏国将校们长途跋涉、深陷敌境,精神和肉体都处在高负荷运转的状态,身上的戾气与日俱增,既会为了滔天大功在战场上浴血杀敌,也会因为局势不利就情绪暴躁,互相埋怨吵闹。

但这些争吵最终都被统帅邓艾的训斥弹压下去,这员魏国老将凭借多年来的赫赫战功和军中威望,让麾下这一干骄兵悍将不敢过分放肆,他就像是一头不怒自威的老虎,单单只是坐在那里就能让百兽震惶,诸将在他面前只能够按捺情绪,怏怏接受了军令。

待到诸将鱼贯出帐之后,邓艾转身回到了帐壁上挂着的行军地图前,举目凝视。

寒门出身的他喜好军事,历经半生奋斗,辗转任职淮南、陇右等地,常年在边境抵御吴、蜀入寇,屡立功勋,是凭借自己才能和战功一步步登上征西将军这个一方统帅的位置,与某些借助家世、攀权附势的人不可同日而语。

其中陇右边境可以说是他大展手脚、建功立业的地方,他就是在这里击败了取得洮西大捷、名噪一时的蜀将姜维,从而使得自己仕途一跃而上,此后一路升官进爵,成为了镇守一方的魏国名将。

这些年,西北的风沙吹老了邓艾的容颜,使得他满脸沟壑、白发苍苍,常年的戎马征战也让他落下了缠身的痼疾,但他的雄心壮志却没有被岁月磨灭,这地图上的蜀地山川早已深深烙在他的脑子里,尽管此战伐蜀三军统帅是朝中来的稚子钟会,但他这位老将心底却不服气,偏偏要来争一争这灭国的大功。

时下蜀将姜维与钟会大军在剑阁对峙,蜀中再无良将,邓艾大胆用兵,率领奇兵冲其腹地,成功将一度迟滞的灭蜀进程推上了快车道。

虽然诸葛瞻收缩兵力退守绵竹,今日又收到涪城被一支来路不明的蜀军收复的急报,孤军南下的魏军可能会遭受腹背受敌的危险,但是邓艾没有惊慌失措,仍然坚持己见,按部就班,一边督造各类攻城器械,一边遣使劝降诸葛瞻。

“大人。”

重新走进帐内的邓忠轻声叫了一句,迈步走到了邓艾的身边。

作为邓艾的长子,中年人邓忠容貌酷肖年轻时的邓艾,身着戎服,气势凌人,他因为邓艾的功勋得以封侯、加将军号,在邓艾的军中俨然是第二号实权人物,但在自家父亲面前,他却依然保持着恭顺和谦卑。

“有事?”

邓艾目光没有离开帐壁上的地图,出言问道。

“师纂那斯在私底下诋毁大人,说大人贪功冒进,害得众人眼下腹背受敌——”

“别去管他,做好你自己的事。”

邓艾对这个由大将军主簿走马上任征西将军司马的师纂嗤之以鼻,夤缘幸进、胸无韬略之徒,若非看他是司马公的身边人,这些日子多有异议的他早就被邓艾施以军法了。

邓忠虽然遵照自家父亲的意思闭上了嘴巴,但他脸上仍然有愤愤难平之色,邓艾也不在意,他将注意力投注在面前的地图上,指点着他们军队与当下各支蜀军所处的位置说道:

“钟会的大军兵临剑阁,姜维纵然再胆大,也不敢冒着破关亡国的危险撇下关外敌军率军南下,所谓的那一支收复涪城的蜀军,不过是芥蒂之疾,分出些许兵马在中水一带设伏,就能挡住他们南下。”

“眼下最紧要的,还是要速战速决拿下绵竹,只有解决诸葛瞻这支蜀军,才能让蜀人彻底丧胆,生不起抵抗之心,到时候大军从绵竹一路南下,直驱成都,逼降刘禅,这灭蜀的大功就唾手可得了。”

邓忠闻言点点头,他是邓艾灭国大计最坚实的拥趸,想到自家父亲口中描绘的滔天之功,他脸部肌肉有些激动地颤动起来,只是心中还有一丝迟疑,问道:

“所以大人修书让使者带给诸葛瞻,许诺封王的厚赏,就是为了尽快诱降诸葛瞻,不战而屈人之兵,拿下绵竹?”

封王之赏,这岂是人臣敢想的赏赐,又岂是人臣可以轻易表态许诺的。作为邓艾的身边人,邓忠知道这是邓艾逾越法度抛出的诱饵,它兑现的可能性等于零。

这鱼饵,真的能让鱼儿上钩吗?

邓艾听出了邓忠话里的疑虑,他终于移动目光将之转到邓忠身上,没有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