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寒夜行军(1/3)

随着主席的命令下达,全体驻疆部队都开始进入屯垦戍边的备战之中,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执行即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还是生产队的“三个队”的任务。

司令员在下发至全体驻疆部队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开荒生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

后勤部中最大的“刺头”刘振华,在被自己的老团长张雄伟一番训斥和劝诫后,也渐渐转变了思想。

他心里虽然还是有些疑惑,但他秉承住了一点,那就是革命战士必须服从革命的需要,现阶段的革命需要便是大力发展生产战线,如果不服从,那就是逃兵!

大生产即将热火朝天的展开,刘振华所在的部队也领了重要任务——要从现在的驻地,向新的垦区开拔。

刘振华作为后勤部的人,原本只要在机关上继续为生产战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即可。

毕竟大生产一开始,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对现在的新疆军区而言是个天文数字。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最高质量的筹措准备,真比登天还难。

李处长长期在机关中工作,对一线部队以及垦区的情况不熟悉、不了解,便让刘振华以后勤部干事的身份,重新回到他以前的连队,去往垦区进行实地考察,看看部队生产到底都有哪些困难。这样后勤部也能分出个轻重缓急来,以便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解决。

说是考察,更像是“放虎归山”。

刘振华在知道了自己的老战友们要奔赴天山南北的不同垦区后,早就按捺不住了。

要是还把他“圈养”在后勤部里,老虎早晚要咬人!就像老百姓家说的,调皮孩儿装不了一天乖,早晚得憋得浑身不对劲,和人刺挠起来。

重新回到连队,刘振华连头发丝都觉得舒坦无比!

老满城虽然带个城字,实际上就是一片大戈壁滩,零零散散的有些土坯房子,顶是平的,墙面套个洞就是窗子。十几个人睡在一张大通铺上,床板一个挨一个,翻身都困难。

屋子里除了个大铁皮炉子外,什么都没有。

这一切对于刘振华而言自是无比亲切。

包括那灌冷风的窗户洞,和粗糙简陋的铁皮炉子也比在后勤部里的办公室看着顺眼多了!

此时的连队里,指导员已经把连长的职务一肩挑,全连上下还不知道刘振华又以考察的名义重新回到了部队中。

他进屋时,指导员正在给班长们开会。

一窝黑乎乎的脑袋瓜子凑在一起,扒拉着桌子上的地图。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的,比开春林子里的鸟叫还聒噪。

但刘振华不这么想。

这里是他最熟悉的味道,最熟悉的氛围。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里便是他刘振华的“狗窝”!

“报告!”

洪亮的声音打断了正在开会的班长们和指导员。

众人抬头一看,嘿!竟然是连长回来了!

“后勤部干事刘振华奉命前来一线连队进行实地考察!”

眼瞅着那群班长已经立正,就要抬手敬礼,刘振华抢在了他们前头。

“了不得了不得……机关上的大干部下来视察工作来了!”

指导员走到刘振华面前,嘴里跟刚吃了条烤羊腿似的,“啧啧”作响。

“从现在起,我刘振华就是连队中的一名普通战士,请指导员同志分配任务吧!”

刘振华演上了瘾,这模样把大家伙儿逗得哈哈大笑。

“连长咋还穿着便装呢!”

“你懂啥!大领导出门都这样,叫‘微服私访’!”

两个班长跟着起哄。

刘振华终于憋不住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现在是后勤部的领导了,那咱们连也算是‘上面有人’。怎么样,不给老伙计们开开小灶,多弄点生产资料?”

把起哄的班长们全都轰了出去,指导员对刘振华说道。

“唉……”

刘振华一言不发,坐在那光顾着叹气。

“啥意思这是?”

指导员不解,当即追问道。

“唉……!”

这次却又比上一次更重!

“难呀,我的指导员,太难了!你知道我去后勤部的第一天就干了件啥事儿吗?”

刘振华开了腔。

一开口就是诉苦。

这是他的老把戏了,指导员根本不理。

但这么个大活人着实也走了有段时间,要说什么都没发生,那决计是不可能的。指导员还真想听听他怎么说,即便他刘振华要胡搂一通,那也得说出点儿道道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