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败再败(3/4)

因为王振的坚持,加上又不知道怎么说动了英宗朱祁镇同意,大军只得向山西蔚州而去。

但就在快到蔚州,距离紫荆关还有四十里的时候,王振又突然改了主意,不在向蔚州去了,要求大家停下,理由是怕大军踩坏了蔚州的庄稼。年前的时候,他可是从杨家庄和户部那里弄来了大量的土豆种子,种植于此。

为了保全这高产农作物,大军不得前行。这个理由又一次说服了朱祁镇,大军改向宣府进发。

对此,杨晨东依然保持着沉默。此刻,他便是力劝又能如何?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他的话是不可能被英宗和王振所采纳的,贸然提出,只会引来他们的反感罢了。

明大军已经向宣府进发,一直在跟在身后的也先也起了心思。

也先的主力骑兵也就三万人左右,面对明军五十万的主力,它心里也没有谱,也没有把握一战而胜,尾随了明军走了十几天,看着大明军队像一个笨青虫一般的扭来扭去,渐渐的,让他心中充满了底气。看来这五十万人战斗力不强,不堪一击,这便就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瓦剌精锐骑兵分两路突袭明军大队,听到消息的王振很紧张,紧急收缩军队,并派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等引兵拒战,结果大败,吴克忠部作为明军后卫,兵力当在万人以上,可依然还是不堪一击。

一战而败之后,又派遣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四万人马至鹞儿岭与也先交战,结果中伏,全军覆没。

朱勇率领的这支人马是明军精锐,以骑兵为主,这支部队覆败后,明军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同也先决战的本钱了,同时军心也已经开始涣散。这样,明军到达土木堡的前一天,已经损失惨重,减员当在五万以上,实际兵力(不包括运输兵和战争所用的民夫)已经不足二十万,并且丧失了精锐的骑兵。

当朱勇带领三万铁骑中了也先埋伏,片甲不回的消息传来,朱祁镇和王振直接吓尿,撒丫子就往回跑。

于八月十三日,大军进驻土木堡。

大军到达土木堡的时候,天还没有黑,太阳也没有落山。此时距离淮来县城只有不过区区二十里,一个急行军即可以赶到。一旦大军进入到县城之中,拒城一战,瓦剌骑兵将无可奈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