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东帅(2/3)

虽然这样看起来有些残忍,但对于成长确是有益之事。就像是当今的教育,太注重于分数值了,孩子们大多是死读书的多,很少有老师和学校注重孩子的性格培养。

杨晨东的做法正是先从独立开始。然后还会让他们去吃苦,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对人情的冷暖体会的更深,长大后有作为的机率自然也就大了许多。

公元一四四七年,正统十一年。

过年的钟声被敲响,从这一刻起,杨晨东就十七岁了,距离他来到明朝已近两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势力发展到如今,怕是除了有限的几人之外,都不会知道他现在到底拥有何等强大的实力。

过年是在杨家老宅,照例的给老宅的下人们发了银两过了喜庆的一年,之后就是去祭祖。然后杨晨东没有在回到老宅之中,而是以呼吸新鲜空气、寻找写故事灵感为名,去了杨家庄,那里有五十名,不!五十一名学生正在等着他去教授。他们将要面临着为期三个月的学习,这其中以文化课为主,体能训练为辅。

如火如荼的训练开始了,杨家庄也呈现着半封闭式的管理,虽然允许人进出,但审查格外的严格。这期间杨三已经找到了几名适合做情报和安全工作的人,而考核他们能否成为正式队员的标准就是紧着着进入杨家庄的每一个人,从中寻找出可疑份子来。

要说有钱就是好办事,如今的建宁府的大街小巷上,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双杨家的眼睛在那里盯着,他们或是普通的贩夫走卒,或许是某饭店的伙计,又或许是某杂货店的老板,这些人都并非是安全局序列的,甚至为谁搜集情报都不知道。这些人只知道一点,只要把发生的不寻常事情上报,那就可能有银子拿,倘若事情还很重要的话,还会得到更多的奖赏。

人为财死,在这样的鼓励机制下,自然每天都有大量的情报上传到杨三的手中,由他把其中有价值的在交给虎芒,送给六少爷过目。有了此机制,可以说朝廷一旦有人来到建宁府,但凡是陌生的面孔,都会马上被发现。

其实这一切都是杨晨东的多虑和小心罢了。朝廷上根本就不会有人要针对他一个小小的九品建宁府知事。如果真有人要对付杨家的话,那也会拿杨家人京师的那几位公子和小姐动手。况且杨荣一死,杨家的势力就土崩瓦解了,可谓是人人自保都难,要不然也不会一年多了,没有一位亲人回到杨家老宅来看一看他这个小弟。

当然,杨晨东的理解是,这些哥哥姐姐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苦衷吧,或许是人在京师,身不由己也说不定,反正他听老管家杨海说,杨家的几位公子和小姐在京师过的并不怎么好,便是他们想要出京师,那也是需要层层上报,有些麻烦,这杨晨东也就有些理解他们了。

再者,怎么说他也算是继承了这具身体,如果有可能的话的能帮还是帮的。

朝廷的确没有人去关注杨晨东,不过就是弄一个《杨报》,写了几个精彩的故事,在大人物眼中,也只是旁门左道罢了。仅仅就是一个十七岁的年龄,那便可以乳臭未干来形容,即是如此,谁会重视。更不要说,朝廷有自己的苦处。

正统十一年正月十七,兵部尚书邝野等奏:瓦剌也先自其父脱欢时吞并阿鲁台部落后,日益强大,瓦剌部欲有犯边之举,造成了边界局势的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