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十章(1/3)

喧闹街口上一阵又一阵的吆喝叫卖声都悄然放低,身在长安城,百姓们见惯了高门权贵,大多都识得王驾,更何况是声名显赫的钦北王,瞧见仪仗后,都默契十足地退让至道路两侧,低头以示尊敬。

但也有好奇心重的,小心翼翼地去窥探魏舒窈的脸色,因退婚一事闹得震惊朝野,事件中的两位主人公偶然在街头相遇,在众人眼中,连空气都透着十足的精彩。

他们原本以为能从这位大小姐脸上瞧见追悔莫及、惊恐畏惧之类的颓丧情绪。

甚至还会猜想,她会不会抹着眼泪上前诉说自己的苦楚,说她后悔退婚了,恳求钦北王不要与她一个小小女子计较,不要迁怒于嘉永候府。

然而不曾想到的却是,魏舒窈一如往日般明艳夺目,眼角眉梢似染着潋滟烟霞,带着点不经意的轻怠,她身上没有半点狼狈之色,只有少女独属的娇衿。

众人啧啧称奇,不愧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都到这种地步了,还是不肯朝人低头。依旧耍着她娇娇女的脾气,真当这世间所有人都会惯着捧着她么?

以前钦北王处处忍让她是顾忌着她未婚妻的身份,现在婚约解除,她没了钦北王的护佑,没了家族的光环,就什么也不是。

鸦雀无声下,顾玹侧目,淡而薄的视线从魏舒窈身上一扫而过,如浮光掠影般短暂,几乎没有片刻的停顿。

他这副不闻不问的态度,落在旁人眼里,就显得有些许冷漠。

毕竟在这之前,钦北王对魏大小姐总是与众不同的,尚且能用“宠溺”来形容,或许是因为两人的婚约,也或许是单纯看在魏老侯爷的面子上。

自从他去往封地以后碍于礼法不常归京,但送往嘉永候府的礼物次次不落。

什么元宵节乞巧节端午节,就连春分惊蛰等节气日也依然有送礼的仪仗从钦北运来,每一份节礼都盛大而厚重,表面功夫也好,真心实意也罢,都彰显着钦北王对她的重视。

在可预见的将来里,只要不出大错,她以后的身份只会更加尊贵。

可谁让她作天作地地闹退婚,还闹得难堪至极。

如今倒好,两人相遇,钦北王也就分给了她一个眼神而已。

但前两日确实有人亲眼所见,魏大小姐从赏花宴上离开时,肩上搭的是钦北王的衣物。

倘若钦北王真的厌弃她了,又怎会把随身的披风给她避寒遮风?

这么一想,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如迷雾般扑朔迷离,千头万绪,怎么扯都有理,任谁也看不清,猜不透。

人们好奇地抓心挠肝,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和摇摆之中。一时间,看魏舒窈的眼神都带着琢磨和浅浅的纳闷。

魏舒窈可不知晓短短一瞬间这条街上的人们居然有如此多的心路历程。

她虽然不在意流言蜚语,但并不愿每时每刻都处在言语的中心与漩涡之中。也因此没有上前拦住顾玹。

她把玩着手中的玉佩,看着男人离去的方向,是通向皇宫的甬道。

他与圣上关系疏远,此次进宫,倘若没有其他事的话,定是太后寻他。

魏舒窈抿唇思索,转身往相反的方向走。

云芝生怕自家小主子不把这事放心上,焦急如焚地在她耳边提醒:“姑娘,刚才听路人说,太后正搜罗贵女们的画像呢。”

又道:“姑娘手中的玉佩不是要送给殿下的吗?姑娘想什么时候送呢?”

那语气带着点恨铁不成钢,听得魏舒窈勾了下唇角。

她笑道:“等明日我亲自去趟钦北王府,明日再送也不迟。”

云芝松了口气,不再忧心,姑娘心里有章程就好。

魏舒窈从街口离开,一路去往外祖父沈家,她要找大表姐商议开铺子的事。

-

另一边,顾玹坐在马背上,缓缓穿过人群,骨骼分明的手掌有一搭没一搭地扯着缰绳。

他并没有回头,但速度跟之前相比不知慢了多少倍。

福临眼观鼻鼻观心,默默猜测,主子这是在等魏姑娘叫住他呢,魏姑娘也真是的,多好的机会。

只要她喊一声停,随便提一个要求,主子还能拒绝不成?

魏姑娘也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念起主子,平常的时候看都不多看一眼。

福临鼓足勇气,小声道:“殿下,魏姑娘已经离开了。”

男人脊背微顿。

不多时,马蹄便疾驰起来,扬起一地尘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