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风韵犹存的女子(1/2)

阿坤讨饶的朝着金穗心瞧了一眼。

金穗心笑:“也没有什么,说阿坤年纪不小,可以寻一家姑娘定亲了。”

俞故笙心里晓得,却没有说破,只朝着阿坤瞧了一眼。那眼神里的光是十分明亮的,瞧得阿坤讪讪的笑,都不敢搭话。

俞故笙顺势把金穗心一只手来握在手掌心里捏。金穗心要抽走,他眼神往阿坤那里望了一望,又转过来在她脸上意有所指的瞧了瞧。那意思是,她想要袒护阿坤,就只好稍微舍弃自己一点儿,被她捏着小辫子。

这个人,要算计起人来,真是谁也不是他的对手。金穗心咬了咬下唇,挑着眼梢斜睨了他一眼,有些许嗔怒的模样,脸颊微微的红。

俞故笙只当没有瞧见,很自然的说道:“既然你有这样一份心思,那也好,等回了上海,就让你季先生去帮你寻一门合适的。”

阿坤听到就要哀嚎,可是想着自己再要跟俞故笙蛮缠下去,只会吃亏得更厉害。遂很是憋屈的说了一声“谢谢笙哥”,两只眼睛盯着前面的路况,规规矩矩开车,不敢再多话了。

金穗心瞧出来了,可是看他们两个像是心照不宣的不多说话,她放在心里,也没再在这件事上纠缠。

到了地方,那真是灯火通明,金碧辉煌。当中一条红毯,边上摆着许多的花篮,还有不少的记者拿着照相机在不停拍照。

俞故笙把金穗心的手往臂弯里一放,在她耳朵边轻声道:“一会儿自己当心。”

金穗心应了一声。

这时,记者们已经发现了他们,都奔着朝这一头来。

起先有一个记者打头阵,问道:“俞先生,听闻你这一次北上是为了费先生被杀一案,请问现在案子已经有眉目了吗?”

这话表面上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但是仔细来听,却能够听出其中暗藏的刁钻。俞故笙虽在上海一带有些势力,常被人称作是“上海王”,可怎么说他都只是一个商人,一个政府的局外人。今天来了不少内阁中的人大人物,其中也有北平城的警察局局长,这个记者却把矛头直指俞故笙,显然是暗中说俞故笙把控着北平内阁,连警察局局长,内阁几位大人物都不放在眼里。

金穗心轻轻抓紧了他臂弯处的衣裳料子,心头有一点儿紧张。却听到俞故笙不紧不慢的说道:“首先,我要说你这个问题问错了人,费先生案子的进展情况,必然是问我们警察局局长更能让你明白一点儿。再一个,我想现场没有哪一位不关心费先生的案子。这位朋友,难道你不关心吗?”

那位记者噎了一下,忙道:“我当然也关系,所以才会向俞先生提问。”

俞故笙把手一抬,指着一个方向,顺势打招呼:“黄局长。”

那长了一个大肚皮,穿着警察制服的男人走过来,跟俞故笙寒暄:“俞先生。”

俞故笙道:“这一位朋友很关心费先生的案子,想要跟你讨教两句。”

那记者也很知道顺杆儿爬,立即就拿着纸笔过去,跟黄局长提问起来。

这边才刚走一个,立即又有一个上来,看到金穗心,就笑:“这位是俞先生今天晚上的女伴?真是很绝色。听闻俞先生家中有好几位漂亮的姨太太,不知道这是哪一位。”

话问到金穗心的头上来,由俞故笙回答,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既然已经选择出现,那就没有道理躲在一边,什么都等着俞故笙去解决的道理。况且金穗心只这两年不大出席在这种场合,早几年她阿玛在的时候,她未曾少见这些场面。

便在俞故笙将要开口前,在他臂弯上轻轻的揪了一下。俞故笙微侧首,看她。

只见他的小妻子眸光发亮,眼梢含笑,端的一个翩然镇静、优雅大方的姿态,红唇微启,便道:“先前只当我先生在上海的名气不小,不想他在北平也是很受欢迎的。看来我真是要多注意点儿了。”

那记者当时就明白,眼前这个不但不是俞故笙的姨太太,还是俞故笙新迎娶的正房。听说俞故笙寻了前豫亲王的女儿当妻室,莫非眼前这一个,就是传说中的十一格格。

可是听说了,这位十一格格在十岁时候出现在外交场合,就给某个英国大使当了外人翻译,如果不是前豫亲王早逝,这位十一格格必然要是社交场上一个明亮的新星。

那记者立即又追问:“十一格格?你可是十一格格?前豫亲王在南洋突然暴毙,有人是因为不赞同复辟,所以遭皇室内族人所害。十一格格之所以下嫁俞先生,也是因为被胁迫。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要说这世上的传言,多是三分真三分假,还有三分是穿凿附会。金穗心倒是有点儿佩服这个提问的记者,他当着面直接问她下嫁俞故笙是不是遭胁迫,倒是一点儿都没有想过俞故笙听见了是什么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