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请你出去(1/2)

“江主任,过年好啊。”

徐伟平的脸上带着笑意的坐在了诊桌前的椅子上,又很自觉的把手腕放在了手枕上面。

“过年好,我来诊个脉。”

江飞点头应了一声,之后把手指搭在徐伟平的寸口脉上面,脸色也逐渐的恢复平和。

徐伟平没有再开口说话,他呼吸均匀的坐在椅子上,等待着江飞的脉诊。

他是年前过来看病的徐伟平,和之前的年轻夫妻也是脚前脚后,毕竟上次同一天看病吃药,自然复诊也是同一天,而且又排在年轻夫妻后面,不得不说很巧合。

几分钟后,江飞收回手指,他是记得这个徐伟平的,尤其是他的这个病症,更是心里有谱。

徐伟平是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这样的病需要慢调,就不能够开酷烈之药了。

江飞更多时候遵循着急病急治,重病猛药与轻药按照辨证来选择,危病用酷药,至于这慢病自然也要慢调理。

而什么是慢病的范畴?在中医里面类似于风痹(风湿,关节病,肢体麻木等)以及脾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都属于慢性病的范畴。

这个徐伟平的慢性支气管炎因为是炎症,所以严格来说并不属于慢病,但肺气肿却是个慢性病,这个需要仔细调理。

不过西医思维不能套用中医上面来,这两个病在西医眼里是不同的病,但在中医眼里其实都属于中医咳喘病范畴,都是由于肺肾不足导致的痰湿内盛所引起。

江飞收回把脉的手,徐伟平的脉象已经有所改变,但还是脉弦。

弦脉为饮,但也有痰,所以痰湿内盛是其证候。

其实弦脉是肝病脉,肝又属木,木同时又兼顾着胆,土木同源,所以脾胃与肝胆都归属于弦脉。

那么既然弦脉是肝病脉,为什么徐伟平得病反而是肺病?

这就需要根据脉象来说话了,虽然弦脉是肝病脉,可不能够按照西医的思维去武断,弦脉只属于肝。

弦脉为饮为痰,只要有韩饮寒痰都容易触发肺系病,按照《黄帝内经》所言:形寒饮冷则伤肺。

所以多数时候都是由感受新邪而诱发疾病,并且表现着表里兼叙虚实夹杂。

另外一个说法,中医的思维是整体的思维,不是分立的思维,并不是你哪里有病就哪里,而是要平衡五脏六腑,平顺阴阳。

肝病也会影响脾胃,脾胃就会影响肺。

总之,中医的学问博大精深,就连江飞都远远达不到金字塔顶层的境界,甚至他连一半都没有达到。

不要看江飞可以抢救危重急这样的患者,就是当世名医了,这不过是一个真正的中医必须达到的门槛罢了。

为什么说是真正的中医,因为会治疗危重急三症的患者,才是合格的中医,而不是优秀的中医。

只不过如今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中医了,或者换个说法来看,大部分中医都已经不纯粹,不合格了。

一个纯种的中医,那才叫中医。

你弄出个什么不伦不类的中西掺杂,时间长了还有中医吗?

不否认中西结合的确有一些优势,那就是让中医去结合疾病来诊治,结合诊断结果来看病。

然而时间长了,中医思维就变了,难免会变成指标为主,西医本身就是指标理念,哪里疼治哪里,哪里坏了切哪里。

这不是什么好事,时间长了中医也就不是中医了,一个不是中医的中医,在后世依旧承担着中医的骂名,这是多么憋屈的事情。

被人家篡位了,还要遭受辱骂。

“江主任,情况如何?”

徐伟平看到江飞沉着脸不说话,忍不住问了一句。

这已经差不多六七分钟了,江飞的手指收回去之后,也不开口。

他当时心里就是一个咯噔,难不成病加重了吗?

可是不能啊,自己已经感觉到了身体一天天变好啊,就连咳嗽都很少了,哪怕是呛风的时候咳嗽也有所减少,气也不憋了,胸也不闷了。

除了咳出来的痰还是有些粘稠发白之外,也没什么差别。

就连睡觉的时间也变多了,睡眠质量也好了一些。

所以他心里虽然忐忑紧张,但也想知道实际情况。

“对不起,想了点事情。”

江飞被徐伟平喊醒之后,顿时歉意的开口。

他刚才想的有些多了,所以一时间没能够收拢心神。

“你的情况已经好多了,我给你开个方子吧,其实也就是之前的方子,加了一味川朴花而已。”

江飞笑着拿着钢笔和处方单,在上面唰唰的写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