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火再降!大手笔动作!(2/3)

蔡攸眼睛一亮:“夫人你有多少钱?”

“我有三千两多银子,还有我的嫁妆,都给你……”周夫人更咽着就要从荷包里拿钱:“先给你一百两定金……”

“别,别!”

蔡攸急忙伸手制止她:“夫人,在下不是那个意思。”

作为前前宰相的女儿,当今权相的亲戚,你这点家当未免也太寒酸了吧?

很难让人往秦桧身上扯啊……

“我是说,您有多少钱都不重要!”

蔡攸纠正道:“在下是不会为了钱,就歪曲法度的!”

“若周磊真犯下了事儿,谁也救不了他,但要若他是清白的,也没人能把他怎么样?”

蔡攸清秀的外形配合他正气凛然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周夫人闻言也怔了片刻。

蔡攸笑了笑,接着道:“您看周磊在牢狱里住了这么多天,身上可曾有一丝伤痕?”

“因为他只是有嫌疑,并未定罪,所以在下特地把他安排到最好的牢房,也从未用过刑罚,只是按例询问而已。”

“这……”周夫人愣住了。

事实确实如此,周磊身上确实不见什么伤痕。

“夫人,您还是赶紧走吧。”

蔡攸无奈地道:“若是探监的时间太长,说不定我就要被叔父惩罚了。”

“好,好……”周夫人连忙点头。

如今儿子要被这人审问,周夫人又岂敢让他受罚?

待这一行人离开,蔡攸的跟班衙内们才齐齐围上前来。

“蔡哥,这一家子岂不是和秦相更亲近?您就这么放他们走了?”

“既然撞着了,怎么也得审一审啊!蔡哥……”

蔡攸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们一眼:“他们又不是犯人,怎么审?”

“那人是太学博士,你要把一个六品官和他家人扣在大牢里审吗?”

因为与武将勾结的原因,文官们本来就对蔡京的观感不是太好。

而这种国子监里的博士、学官与翰林、言官等等一样,都在清贵官职之列,甚至学官的地位还要更特殊一些。

若今天在这里扣下这么一个太学博士,那可就要犯众怒了,原本那些中立的官员,恐怕立刻就会站到另一边去。

到时候,估计秦桧做梦都能笑醒了。

被蔡攸训了一句,几个衙内萎萎地缩了缩脖子。

蔡攸脸色确实不太好看,他在为猪队友的智商深深忧虑。

“叫上几个人在他们家附近盯着,看看这些人每日都去哪,和秦桧又有什么交集……”

“唉~好嘞,蔡哥!”几人这才领命而去。

蔡攸转过身,望着牢房里的周磊,面上露出一个渗人的笑容。

“周磊,我们再来聊聊。”

……

文官们杀的如火如荼,主力不在京城的武将们也很难做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场撕逼大战。

每当这个时候,黑脸的赵大就会想念起自己的弟弟来。

要是他还在京城,那该多好啊!

赵府中,一处颇为广阔的演武场上。

赵匡胤身着一件粗麻布短打,手持一根盘龙梢子棍,横眉而对。

周围五名身强力壮,膀大腰圆的军汉赤膊持棍,虎视眈眈,身上一条条狰狞的伤疤随隆起的肌肉蠕动,分外骇人。

忽然,一道暴喝声传来,赵匡胤身后一人突然发难,棍若长枪,带起一阵劲风,向赵匡胤后脑袭去,竟是没有半分留手!

于此同时,周围四人也齐齐跟上,或戳或劈,齐齐向赵匡胤杀去。

然赵匡胤却不慌不忙,看似肥胖的身形腾挪辗转,异常灵活。棍若游龙,盖、挑、拦、甩……带起一阵阵呼啸之声与沉闷碰撞声,将来袭攻势一一化解。

五名军汉攻势急促猛烈,威势骇人,每一击都砸开空气,仿若劈山。

赵匡胤却依旧应对得当,甚至还有余力反击,棍影绵绵,其上铁环铛铛急促作响,带动梢棍巧妙地绕过五名军汉密集的棍网,落到他们身上,就是一道青紫。

正是那:大破四门锁四方,古树盘根不可挡。风吹荷叶背上转,金丝缠芦法更强。飞舞梨花堪无敌,怪蟒狂伸棍梢缠。二棍戏水风摆柳,三式蝶花妙无穷。

六人缠斗了将近半刻,赵匡胤这才开始渐渐落入下风,落到他身上的棍子也渐渐多了起来。

“唉!不打了!不打了!”

赵匡胤荡开袭向他后背的三根长棍,灵活地跳出了战圈:“好些个日子没练了,这棍法都生疏了。”

“大人棍法出神入化,何来生疏之说?”

为首面相憨厚的军汉深藏不露,上来就抛出一句水平线之上的马屁。

“哈哈,还是你老石会说话。”

赵匡胤大笑着走到一旁,放下了盘龙棍,拿过侍女送来的毛巾擦着额头和脖子上的汗水,笑着道:“不过这局势最近不太安稳,这棍法倒是时候再拾起来了!”

他带着石守信来到演武场边缘,坐在树荫下的小桌茶几旁,几名军汉护卫在周围。

“是啊,这局面是越来越不太平了……”

石守信也感慨着道:“金国那边异动不断,现在朝廷又出兵吴越,不知吴国那边得到消息,又会如何反应。”

“吴国再怎么反应,也是困兽犹斗!”

赵匡胤却丝毫不担心这个:“听说孙武都挂印离开吴国了,还有何可惧?”

“以三十万禁军,对阵不到十万的吴兵,要是再出什么幺蛾子,不如找块豆腐一头装死算了!”

他带着几分无奈道:“早知道是这种万无一失的局面,就不该让廷宜跟着去!”

石守信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赵匡胤紧接着又道:“若当初预料到蔡京与秦桧能咬的这么凶,就该把他留在京城拱火,可比放他去吴国有用多了!”

石守信嘴角抽了抽,强笑着附和道:“赵二哥确实擅长……把握人心。”

“是啊!”

赵匡胤靠在小椅子背上,叹了口气:“这几天我来来回回想了好几个法子,可总觉得差了点东西,容易出破绽。”

“看来论起挑唆事儿来,我这功力倒是远远不如他啊!”

石守信笑着安慰道:“大人放心,就算您不出手,也有别人出手,希望这京城里继续乱下去的人可不少!”

赵匡胤也缓缓点了点头。

事实确实如此,最近他已经听到一些小道消息了。

~~

希望京城里继续乱下去的人不少,其中就包括唐国公李渊。

唐国公府,后院园林,夕阳西下,松涛阵阵。

李渊正与儿子李建成在府后园林中漫步,青草漫过脚踝,凉风萧瑟,拂动他们的紫衣华服。

“近些日子,陛下已经从内承运库赏去两万两银子了。”

李建成无奈道:“照这样下去,那里面的银子都要被他浪费完了。”

李渊也叹了口气:“他这是有意为之,陛下这是不想再让我们握着内帑了。”

“这怎么行?”

李建成颇为愤愤不平:“咱们给先帝赔了那么多银子,如今刚回来本,这就让他把内帑要回去?”

“他想的也太美了吧??”

“这也是人之常情。”

李渊有些无奈,继续道:“谁又愿意让自己的钱包被外人拿在手里呢?”

“真是个小白眼狼……”

李建成忍不住吐槽道:“可不能让他拿回去,反正爹您是他叔叔,他要是强行往回要,您也有理由应付他。”

李渊则皱着眉头:“这正是陛下的聪明之处。”

“如今他一直管内帑要钱,待内帑里的钱被花光了,到时候如何?若宫里继续要用钱,我们难道要继续补贴他吗?”

李建成对这种情况也早有预料:“只管着他的吃穿用度、不让他饿死就行了,要是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要求,统统没门!”

李渊叹了口气,他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小皇帝办事儿总是给人眼前一黑的感觉,天马行空,别出心裁。

但愿他不会再冒出什么坏点子来。

“之前告诉你的那件事儿,办的怎么样了?”李渊话头一转。

李建成急忙回道:“早就派人去了,估计这两天就能见分晓。”

“好。”李渊点了点头。

文官们之间的斗争,还是太温和了。

不痛不痒的弹劾、挖黑料、上眼药……一点也不刺激。

中书省与尚书省之间的斗争更为尤甚!

这两者之间还隔着一个行政流程:门下省,所以有很多手段都用不上。

只要门下省有心控制,遏制住中书省的一些下作手段,并且监管着尚书省的一些卑劣手段,斗争的规模就始终不会太出格。

要知道,往年里中书与门下、尚书与门下之间的斗争才是真刀实枪呢!

激烈时甚至还在承天门广场上上演过全武行,直接群殴起来,让围观的武将们大呼过瘾。

李渊负手望着远处夕阳的余晖,带着李建成继续向前走着:“你让人做做准备,除了他许诺给咱们的,尽量在这事情中拿到更多好处。”

“好,父亲。”李建成应下声。

就算李渊不吩咐,他也会这样做。

两人继续向前走,一阵阵若有若无的怒吼嚎叫声从远处的一座低矮的阁楼里传来,同时伴随的还有隐隐的咚咚声。

李渊一怔,幽幽叹了口气:“不知怎么着,走着走着就走到这来了。”

李建成抿着嘴唇,什么都没说。

李渊目中闪过一抹失望,但面上还是笑着道:“回去吧,该吃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