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勾践:我与诸位共富贵!(2/5)

高三还不用上体育呢,李乾却要每天练那难到头皮发麻的八段锦。

幸好每日忙完了回宫,还有两个小秘书以温柔的胸怀安慰他疲惫的心灵。

不过让李乾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他还没能成功做到三人一起睡觉……

“陛下,这里会不会有蹊跷呢?”

政事堂中,吕雉拿着一封奏章,指给李乾看:“这吴三桂部前些阵子不是刚出关打了一次大败仗吗?为何今天突然又突然歼灭了金国的一支小股骑兵呢?”

这些日子里,李乾觉得自己在批奏章上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可没想到,吕雉和武媚娘的进步比他更大,让他不得不感叹,这可能就是天赋。

“应当不是杀良冒功……”

李乾轻轻揉着眉头:“歼灭了骑兵,可是能缴获战马的,奏章里也有写,他们去屠杀村民可弄不到马。”

“但金国人善于骑射,他们的骑兵不敌就会逃跑,吴三桂的骑兵也很难追上吧……”

武媚娘皱着眉头,发现了重重漏洞。

“也可能金兵入了他们的包围。”

李乾思索了片刻,还是在上面批上了论功行赏。

每次他看到吴三桂的奏章时,总会莫名的提心吊胆,害怕这货突然打开边关,把草原人放进来……

大乾朝廷控制区域的西北偏西是秦国,正北方是汉国,东北偏北则是明国。

这三个诸侯国相互不接壤,中间留有空隙。

秦汉明自己与草原作战就已经够够的了,他们可不会帮着大乾朝廷防御这两处空隙。

是以,大乾还有东北、西北两个边关,镇守着这两处空隙,防御草原国家入侵。

先帝在位的时候,他老人家把镇守边关的重任分别交给了受他信重的两员虎将:吴三桂、石敬瑭。

吴三桂负责镇守的正是位于汉国与明国之间的东北边塞群。

“无论如何,既然报上来的没问题,就要论功行赏,免得寒了将士们的心。”

李乾批完这份奏章,又取过下一份:“浚仪县请求再调拨粮草……”

这已经是近些日子以来,灾区传回来的第好几份请求调拨粮草的奏章了。

“不知道严嵩与和卿家他们,是否带着粮草到了荥阳……”李乾握着笔管,陷入了沉思。

这两个钦差出行,不只是他们自己要走。

还要带着随身护卫的官兵,带着从太仓调拨出去的粮草,当时在京城里准备了三天时间,实在算是快的了。

只是,这么多人一同上路,还要带着粮草,就不可能走太快了……

正如李乾所想的一样,严嵩与和珅的确还在路上。

本来他们可以从广通渠一路向东,从潼关进入黄河,然后从黄河坐船顺流而下,很快就能到达荥阳。

然而,出征的十卫禁军也是这么想的。

比他们早三天出发的禁军们早就把京城地区以及附近的大船全都征用了,等严嵩、和珅两人带着运粮的民夫来到河边时,就只能干瞪眼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