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武媚娘与吕雉的交锋(2/4)

但让武媚娘好奇的是,陛下找来的这个人又竟然不是长孙无垢?

难道这个叫吕雉的人,有什么过人之处?

武媚娘再次上下打量了一眼吕雉,唯一的过人之处就是那里比较大……

除此之外,也没感觉到她多么聪明啊。

难道那里越大越聪明?

武媚娘把头往李乾怀里轻轻拱了拱,抬眉望着他,目光中带着几分探寻。

李乾笑着低下头对她耳语一番,武媚娘最初有些愕然,但随后也点了点头。

随后,李乾将怀中两人扶正,然后笑眯眯地对吕雉道:“这几天有没有想朕?”

吕雉脸上一红,另一边的武媚娘让她很不自在。

但她还是鼓起勇气回道:“回陛下,妾身每天都在想陛下。”

李乾笑着点点头,示意她不用紧张:“吕爱妃,朕今日寻你,是想让你帮朕出出主意。”

“出主意?”吕雉有些不解。

李乾知道,这对她来说很突兀。

毕竟,吕雉只和自己有过一晚深入交流,她不是一直受宠的长孙无垢和武媚娘。

“爱妃,这几日朕一直在和媚娘一起看奏章,朕知道你天资聪颖,所以也让你来出出主意。”

“啊??”

吕雉秀口张着,美眸瞪圆望着李乾,一时间似乎都懵了,语无伦次着道:“陛下……妾身……妾身……”

这可是批奏章啊!

吕雉不知道,自己一个平民出身的女子,怎么就能参与如此国家大事了呢?

所以当李乾同她说:‘朕已经决定了,让你来出出主意’的时候,她就说陛下还是另请高明吧。吕雉也确实不是谦虚,毕竟她家里并不是诗书传家,她也只是会粗读经义而已,但李乾又说‘朕已经研究决定了’。吕雉不得已,只能念了两句诗……

李乾笑眯眯地望着惴惴不安,答应下来的吕雉,轻轻点了点头。

吕雉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

除了李乾,所有人、包括吕雉自己,都不会知道李乾为何要找她来批奏折。

但李乾却知道,吕雉的性格或许以后会黑化,但她的执政能力却没的说。

前世《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曾记载,她执政期间“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已经是极大的肯定了。

两个秘书在侧,李乾翻开了今天的第一份奏折。

这是刑部陇西清吏司郎中,上奏的自这个月以来,陇西郡发生的恶劣案件数量和已经侦破的数量。

嗯,很好。

李乾笔走龙蛇,在上面批了一个“阅”字。

现在他已经不会轻视这种看似无用之论的奏章了。

前两天,李乾看到一册奏章,上面是江夏郡郡守詹大方奏报的事情,言称近些日子长江也有水患,停在岸边的漕船被吞没了十艘,报了损耗。

李乾本来也没当回事,但即将翻过去的时候,他又突然想起了之前见过的几封看似废话的奏章。

分别是巴陵郡和蕲春郡奏报的,漕船一直停在码头渡口,还没启程。

这两地一个在江夏上游,一个在江夏下游,人家一点事儿都没有,怎么长江就专门挑你这闹腾呢?

不查你查谁?

于是,李乾大笔一挥。

严查!

也正是从这件事中,李乾才得出了一个教训。

有时候奏章不知道怎么批,不仅是因为经验不足,还有知道的信息不够的原因。

所以,后来遇到的每一份看似废话的奏章,李乾总是会仔细地看一遍。

不求完全记住,最起码要做到心中有印象,日后遇到相关奏章的时候,也能想起来。

批完这个“阅”字,李乾把奏章放到一旁,又翻开下一份。

这是襄阳郡郡守奏报的,说当地有个寡妇为夫守节,为当地人赞颂。

李乾无言,继续在上面批了个“阅”字,然后又放到了一边,继续翻看下一份。

不过,每次他放过去一份奏章,一旁的武媚娘就打开仔细看一遍,然后继续放回去。

一开始吕雉还迷迷糊糊的,直到武媚娘连着看了两三份,她才意识到问题,急忙也跟着翻看起来,仔细地记住其中的内容。

就这么连着看了几份,李乾终于遇到一份让他不知改怎么批的奏章。

正当他要和吕雉、武媚娘商量的时候,政事堂外把风的老太监突然进来了。

“陛下,右相秦桧求见。”

他还补充了句:“右相还让手下带了许多奏章。”

李乾闻言,精神一振。

他早就知道前几天批的那些奏章有问题。

毕竟,李乾和武媚娘两人都是半吊子,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批出很合理的奏章?

那里面有很多朱批,李乾都知道有问题,但他却不知道正确的该怎么批。

他等了秦桧、严嵩两人三天,今天终于来了一个!

有了他们的订正,李乾就能知道,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对的……

李乾刚想直接让秦桧进来,又突然意识到自己身边还有两个秘书。

这可不能让秦桧知道。

“媚娘,吕雉,你们先去门后听着。”

“是,陛下。”两人起身向门后走去。

“大伴,宣他进来吧!”

“是,陛下。”老太监这才出去,不一会儿就领着秦桧踏入政事堂。

他们之后,还跟着两名各抱着一大箱文书的舍人。

“臣秦桧,参加陛下。”

秦桧进来后,一丝不苟的行礼,他身后的两名舍人也急忙放下奏章行礼。

“都免礼吧。”

李乾虽然早就盼着秦桧来了,但此刻还是提着笔,装作一副很惊讶的样子。

“秦相怎么来了?有什么事要奏?”

秦桧抬头望了一眼好像在认真批奏章的皇帝陛下,斟酌了一下语言,缓缓开口道:

“回陛下,只是前几日的奏章,经过陛下朱批的那部分里,其中一些还有些争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