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盖聂入秦(2/4)

等到所有人在各自的位置入座,雅乐声适时停止,寰宇学宫的学子一起行礼。

贵族弟子加上寒门学子,寰宇学宫第一届学子一共有五千六百七十八人,这多人一起行礼,一起呐喊,整齐划一,喊声震天,十分壮观热血,让还未加冠,还很年轻的嬴政都热血沸腾起来了。

由于第一届的特殊性才找了这么多学子,等学宫制逐渐步入正轨,作为秦国最高学宫的寰宇学宫门槛肯定会越来越高,到时候能够进入寰宇学宫的都是各地最顶尖的一批人才。

“免礼。”嬴政按耐住内心的激动,面色庄重威严。

由于大广场太大,嬴政的武功又不够高,因此需要宦官将嬴政的话一步步的传递下去,效率虽然慢一些,但也无伤大雅,学子们的耐心都很好。

毕竟嬴政的身影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见到,整个秦国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见到,哪怕是贵族弟子也什么见到嬴政,更别说寒门学子了。

之后嬴政起身,俯视着广场,开始讲话,没准备什么稿子,顶多有腹稿,现场即兴发挥。

有些人是天生领导者,虽然大多数都听不见嬴政的声音,但很快学子们就被煽动起来,一个个面红耳赤,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特别是寒门学子仿佛宗教份子遇见了信仰般狂热。

虽然某种意义上来说,君权神授或者君权天授的君王的确算下层百姓的信仰。

只不过九州大地的百姓历来讲究实用,如果君王不能够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种信仰随时可以丢弃,特别是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饿着肚子的话,信仰算个屁!

等到嬴政发完言,吕不韦又说,之后又是成嶠,总而言之到场的权贵高官人人都要发言。

人数不少,效率又低,因此耽搁的时间就很长,如果是在现代学子们早就不爽,疯狂的在心里问候主席台上讲话人的八辈祖宗了。

如今却不一样,学子们的耐心都很好,除了耐受力很好的原因外,还因为在场的每一人都是难得一见的大人物,而且每人说的话或多或少跟他们的前途相关。

因此,哪怕从大清早站到了临近中午,有怨言的人也很少,根本没有,那确实是不可能的。

等到所有人说完,嬴政最后进行了一番总结性的发言,鼓励了一番学子们后大典就结束了。

值得一提的是嬴政的鼓励可不是空口白话,秦国注重实用,光画大饼那不是行事风格,给出的允诺是实实在在的爵位,官职,田地,财帛,美人等等。

也就是这个时候不流行作诗,要不然类似“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的诗没准就要出来了。

开学大典完毕,学子们在博士,助教的带领下各自散去,吕不韦也带着朝中的高官回衙处理事务,而成嶠则是带着嬴政在学宫中参观。

将学宫转了一圈,嬴政还不肯走,非要在学宫中用过午膳才肯离去,成嶠不得不作陪,派人盯着庖厨,菜上了还得亲自检查试吃一番。

好在一切都安然无恙,没有出什么意外。

由于寰宇学宫这种学宫是第一次出现,经验不足,人数又那么多,学子成分各不相同,还有男有女,再加上诸子百家的内部矛盾等复杂原因,开学后各种问题那是接连涌现。

尽管在开学前已经集思广益一番了,但总还是有不少想不到的地方。

好在问题虽然多,但都不是什么动摇根本的大问题,成嶠虽然划水,但也不想拿数量繁多的小问题去烦嬴政,因此能自己解决的就解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