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双喜临门(2/3)

好人,能够做出拿人命,考验两个徒儿对于抉择的理解吗?

这用现代的道德标准衡量是很残忍无情,但在那战国时代,人命如草芥并不是说说而已,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

作为鬼谷子的庞煖,只看成败,不论对错,实际上之前的历代鬼谷掌门,鬼谷弟子都是这样。

鬼谷派是一个纯正到极致的技术主义门派,完全没有意识形态上的纲领,儒家讲克己复礼,墨家讲兼爱非攻,道家讲道法自然,法家讲天地之法,农家讲四时农耕,医家讲济世救人。

鬼谷派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至强!

教授给弟子最强的剑术,最强的兵法,最强的谋略等等,至于弟子们学会了这些拿去做什么,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为了追求至强,对于鬼谷派而言,道德根本不重要,对错也根本不重要,重要的只有成败。

鬼谷子还告戒盖聂要放下生命,超越生命,莫说是两条人命,就是天下苍生放在眼前,又有什么区别呢?

就鬼谷派的行事风格而言,颇有一种“不受任何人掌控的刺客才最可怕”的感觉,韩非在《五蠹》中将纵横家视作祸乱天下的根源之一,还真不是毫无缘由。

纵横家,哪个不喜欢搞事?

明成祖身边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就学过纵横之术,为了实现自己的报复那是恨不得天下大乱,没有乱子也要创造乱子,一直在撺掇朱棣。

另外一边,魏军中军大帐中,已经换好衣甲的魏庸澹定的从身边的亲兵手中接过一枚特殊的通行令牌,之后张开双臂任由亲兵给他脸上覆盖上一层栩栩如生的面具。

带上面具后,魏庸就立即换了一个人,随后在早已经换好装扮的亲兵们护送下离开了中军大帐。

能够跟随在魏庸身边的亲卫基本上都是罗网杀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营寨外的某个地方还藏有秦军的衣甲装备。

种种措施之下,魏庸很轻松就能逃脱包围。

因此魏庸才如此澹定,退路他早就有了,那还担心什么?

至于留在这里的魏军和卫军,魏庸只能祝福他们自求多福了。

亲手扶持上位的新任卫国大将军以及魏军中的心腹将领,魏庸都没有捎上。

以他的权势,回到魏国投效者依旧会络绎不绝,至于战败的黑锅,那肯定是庞煖背,他的责任只有那么一小点而已。

姬无夜打的主意也跟魏庸一样,带上心腹将领换装之后就悄咪咪的熘走了,跑路的时间比庞煖都要早一点。

韩魏两军主帅以及联军统帅消失不见的事情,很快就被发现了,而后很快又传遍了军中,迅速加快了合纵联军的溃败。

上上下下都没有了继续战斗的心思,只想着如何逃命……

逃跑的方向自然是东面,南北两面秦军重兵汇聚,西面的秦军已经冲击而来,而且还离家越来越远,东面才是家国的方向。

这种混乱的情况,大多数都是无头苍蝇,随大流,看见大家都往东面跑就往东面跑了。

由于跑的人太多,还没有等秦军动手,合纵联军内部为了争夺生机就自相残杀起来了,还有不少人被硬生生给踩死。

营门口对比庞大的逃跑人数来说,显得太过狭窄了,直到东面的营寨被逃跑心切的军卒给拆毁,死去的人才陡然一降,或骑着马,或奔跑,一窝蜂的洒向广袤葱绿的原野。

逃跑的军卒也有不少丧失了理智,向南北西三个方向逃窜,可谓是自投罗网,倒了血霉,根本没有投降的机会就被杀光了。

这个时候,秦军正忙着追逐东面的大餐,哪里会在意残羹冷炙?

秦军骑兵一部分去追杀合纵联军的骑兵,一部分骑兵去前面堵截崩溃四散的步卒,跟东面的秦军形成一张自东向西的拉网。

再加上另外三张拉网,想要逃出去,只有在三张拉网彻底闭合之前,否则只能成为网中之鱼,早晚要完蛋。

等到将大部分合纵联军全部围住,秦军砍杀了一部分想要负隅顽抗,死不投降的联军将士后,其他人都纷纷跪地投降了。

其实自白起之后,秦国已经基本上不大规模杀俘虏了,成峤的建议更多的是在敌军投降前减少了死亡人数。

……

六月初九,对于天下的绝大数人而言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嬴政的长子要出生了。

自从清夫人的临产日期将近,华阳太后就把清夫人接到了华阳宫中亲自照料,凡事亲自过问。

酉时末刻,华阳宫正殿中,秦国王室的重要人物齐聚在一起,各自跪坐在一起,有的人面色平静,有的人故作平静,有的人面色担忧。

成峤看着嬴政故作平静的模样,心中好笑。

看来不论是什么身份的男人,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时,都会不由自主的紧张啊。

也不知道,他的第一孩子出生的时候会不会也是这样?

应该不会吧,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以他的修为辅助,怎么也不能出现什么意外。不过这说不准,虽然三世为人,但他都没有结过婚,更别说孩子了,判断根本不准。

就在此时,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众人都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成峤也只能停止胡思乱想,随大流跟着站起来。

“王上,大喜啊。”

“前线传来捷报,入侵我秦国的合纵联军已经被我军各个击破,敌军十二万损失殆尽,俘虏无数,我国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盛!”

众人还以为是芈清生产结束了,却没想到是前线的消息,纷纷愣住了。

报信的内饰有些懵,搞不明白,难道这不值得高兴吗?

“王兄,今天真可谓是双喜临门,侄子是一个有大福份的孩子。”

成峤这一开口,众人如梦如醒,脸上纷纷露出了喜色。

作为秦国的王室成员,自然知道秦国越好他们就越好的道理,没有道理不高兴。

此时不但外朝已经收到了消息,连咸阳城的许多百姓都知道了秦国取得大胜的消息,纷纷以各种方式庆祝起来。

嬴政此时也没有在外人面前的威严肃穆,笑容满面的对着成峤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随后招了招手,内侍连忙将捷报给奉上。

越看嬴政越高兴,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后递给了太后赵姬,赵姬对于捷报没有兴趣,她只需要胜了就行,此时此刻她更关心的是他的长孙,因此摆了摆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