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魏大将军(2/2)

没有精锐秦军支撑,没有秦军督战,杂牌军自然是经不起魏军打击的,好歹人家是正规军,很快就溃败了。

不过没关系,蒙骜已经带着脚力更快的正规秦军撤退了一段距离,溃军影响不了正规秦军。

魏军正忙着砍杀溃军,获得军功,再加上真正断后的骑兵部队以及魏庸的默契配合,秦军撤退得可谓相当从容,军阵严整,明显保留着强大的反击之力。

秦军的反击之力,也是魏庸下令魏军禁止追击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魏庸刚夺回了阳平,又小胜了秦军一场,威望正高,可没有将领敢跟他唱反调。

等到秦军撤着只留下模湖的影子时,魏庸下令不要俘虏,全部杀干净为战死的魏军报仇!

这也是剧本中的内容,蒙骜,成峤,魏庸都不希望其他人知道这支秦军的真实组成成分,一旦暴露,对他们百害而无一利。

实际上魏庸的命令是极为符合军心的,上上下下都极为赞同,在这个还是以首级魏主要记功方式的年代,只有死人才能提供更多的首级。

再加上秦魏之间的仇恨,虽然没有秦赵那么深,但也浅不了,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这机会谁不喜欢?

借助屠杀的命令,魏庸在魏军的威望可谓不减反增。

等到魏军夺回阳平,小胜秦军一场,斩首四千余的捷报传回大梁,魏增可是高兴坏了,说出了与原着类似,却有一点细微差别的话。

“魏国有大司空,纵使强秦又有何惧?”

满殿朝臣也很高兴,击退了秦军一是保住了魏国和他们的颜面,二是保住了他们的财产。

第二点无疑更为重要,要是放任秦军进入腹地乱搞,魏国权贵的财产无疑要受损严重,特别是有封地的,没有封地的不过受损小一些罢了。

因为大战严重影响了魏国的百业,特别是商贸,地处中原之地的魏国商贸可谓十分发达,权贵大都豢养着的商人,利用权势做着很多生意。

战争胜利了,对于魏王增以及魏国朝臣权贵有着重大意义,对于其他魏国人显然也同样如此,有些人甚至因为战争饭都吃不起了。

所以魏庸可谓成为魏国的英雄,原本在魏国普通的声望暴增,甚至在天下都有了一定的声望。

对于这样的魏国英雄,魏国,魏增能亏待,敢亏待吗?

因此,魏庸回国后官职就高升了,从大司空变成了大将军,手握魏国部分兵权。

若是战时,除了直属魏王增的禁卫军,其他军队都要受起节制,危机时刻禁卫军需要参战,也要受其节制,此外还收获了无数赏赐。

如今在魏国,魏庸的地位权势不说数一数二,但排在第三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投靠过去,势力将会越来越强,取代魏国宰相,成为第二也不是没有可能,这要看魏庸的手腕怎么样了。

哪怕魏庸斗不过魏国宰相,但凭借“军事才能”,只要不触犯魏增的大忌讳,不犯大错,地位权势都会非常稳固,混得再差也是魏国权贵中前五的存在。

无论是排名前三,还是前五,都称得上魏国顶级权贵中顶级权贵了。

以魏庸在动漫中的阴险无耻,心机城府,再加上背后有成峤和罗网支持,实际上地位权势后退的可能性不大,保三争二只是基操,再进一步位极人臣的可能性不小。

回到咸阳,收到消息的成峤笑了,笑得很意味深长。

大礼他已经准备好了,不知他们还会不会按照历史跳进来呢?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