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郑国(2/3)

“念。”

“喏。”

不是所有杀手都识字,但等级较高和担任特殊职务的杀手都识字,彻彻底底的文盲能干成什么大事?

乾杀展开绢帛,低着头将绢帛上记载的事情依次念给成嶠听。

大多数事情,成嶠也就听一听,了解一下,直到听到韩国派了一个叫做郑国的臣子入秦。

韩国想要借助修渠之事,疲乏秦国国力,延缓秦国东出,甚至拖垮秦国。

不得不说,想得很美,但韩国的君王权贵却根本不知道秦国跟他们的差距有多大,动员能力天差地别。

他们以为能够拖垮秦国,再不济也能够疲乏秦国,实际上效果远远没有他们认为的那样好,不过是延缓东出几年罢了。

等郑国渠建成,秦国又将诞生一座粮仓,国力暴增,若说之前韩国面临的压力只是一座普通的山峰,那么郑国渠之后就是泰山压顶了。

秦国的水工技术比起六国来说是比较落后的,韩国派郑国入秦,不但替成嶠肥沃了庞大的盐碱地,增添了一座粮仓,还弥补了秦国水工技术的不足。

历史上的秦国因为被五国联军击败,本就打算休养生息,恢复国力,郑国渠的修建短时间损耗了秦国国力,但从长远来看,算是帮了秦国大忙。

修渠就要抽调青壮,青壮少了,光靠老弱妇孺,耕种的田地就少了,产出就少了,国力自然会相应变弱。

这个世界的秦国虽然没有大败,长远来看还胜利了,但依旧在修养生息。

而且因为损失比历史少的多,就减少的那部分损失拿来修建郑国渠绰绰有余,比起历史上,可以说不会损耗国力,等郑国渠修成将会更强!

呵呵……真是一个比烂的时代,六国一个比一个烂,偏偏秦国独好。

虽然这个好是相对的,秦国仍然有许多不足,但一负一正的巨大差距,秦国统一天下难道不是天命所归吗?

可惜统一前搞好了,统一后却没有搞好……

他要做的就是让秦国统一前和统一后都搞好!

万世之基,不敢奢望,但怎么样也要比周朝长吧?

……

半个月后,成嶠回到了熟悉的咸阳,回到后径直去拜见赢子楚。

历史上郑国渠入秦是秦王政元年,但这个世界赢子楚还活着,自然还轮不到嬴政上位。

实际上嬴政上位太早真不是好事,有赢子楚镇着,身为太子的嬴政培养出一定的朝堂和军方势力,平稳过度才是最好的。

雍宫偏殿,两鬓略有些斑白的赢子楚正专心致志的处理着一卷卷竹简,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赢子楚眉头微蹙,抬起手想看看是哪个不是死活的内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真是欠收拾了。

一抬头,发现身着一袭墨色赤纹锦衣的成嶠笑眯眯的,赢子楚微蹙的眉头立即松开,严肃庄重的面容柔和下来,脸上下意识的露出慈祥的笑容。

“父王,孩儿回来了。”

嬴子楚笑着点了点头,身形一动想要起身,旁边侍立的陆坊连忙上前搀扶。

起身后的赢子楚绕开桌案来到成嶠身边,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后笑道:“好,好,还长高了一些。”

成嶠跨步上前,陆坊见状识趣的松手后退。

成嶠顺势搀扶住赢子楚,笑道:“孩儿到处游山玩水,心情愉悦,自然长得快,倒是父王添加了不少白发。”

“何必那么劳累,不是必要的大事,完全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处置嘛。”

“父王要保重身体啊,坐下,孩儿帮您解解乏。”

赢子楚顺从的跟随着成嶠的脚步移动,坐到了偏殿中的一个比起正殿稍小的王座上,双眸微眯,享受起自己儿子的关心,按摩推拿。

对于儿子劝自己多休息的话,不置可否,身为秦国之王,哪怕下面的人分担了大部分,剩下的小部分的工作量依旧是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