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心理大师(3/4)

和约翰身兼很多身份不同的是,阿莱格里更加专注于心理学的研究。

他最著名的案例,是在1929年,协助美国华盛顿警局,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和参照物的情况下,从十七个嫌弃人中,通过对话以及嫌疑人动作的判断,成功的找到了华盛顿警方苦苦追寻了数年之久的“雨夜碎尸狂魔”。

他来上海?

不对啊,在孟绍原的记忆里,阿莱格里终其一生都没来过中国啊?

“这个美国人来中国,准确的说,和你也有很大关系。”新田由贵出人意料地说道:“川本小次郎数次受挫于你,所以给他的老师约翰去了电报,请求他来中国协助自己,不过约翰实在无法抽开身,所以就推荐了自己的好友阿莱格里,川本小次郎之前也和他学习过。”

阿莱格里相当的了不起,以这个时代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站在心理学顶尖位置的专家。

他是一个素食主义和简单主意者,而且非常严谨、守信,据说有一次他和友人约好见面,结果友人临时有事,又忘记通知他,他竟然在约定的地点整整等了八个小时。

最后才得知友人来不了了,阿莱格里什么抱怨也都没有,只是从此后就和那个友人彻底断交。

川本小次郎所有的电报,都是通过日本上海特务机关发的,一律都经过了新田由贵的手,所以新田由贵对过程知道的非常清楚。

在约翰首次向他提出请求,去中国协助自己的学生后,阿莱格里断然拒绝。不过随后约翰又提出了一个建议,这才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

约翰告诉自己的好友,在中国,他的学生川本小次郎发现了一个心理学专家,或许掌握着至今他们没有发现的心理学奥秘。

对于一个严谨的学者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加兴奋的了。

阿莱格里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到了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但是想要突破又谈何容易?

也许,在中国会有新的发现?

所以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下,阿莱格里接受了这份邀请。

阿莱格里先生,你又何苦来中国趟这趟浑水啊?孟绍原只能苦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