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知府(2/2)

“我们有粮食吃,不需要种粗粮吃,要种让那些农民去种,我们不种!”

政令刚下达,许多地主就不愿意了。

武则天负责此事,对这些地主说:“这是皇上的圣旨,全国都必须遵循,你们不种,那就把土地拿出来给愿意种的人,不种就是抗旨,你们想杀头吗?”

这话把大部分地主镇住,他们只能私下抵抗,找各种方法不种,或者少种。

也有一些人在官场有关系的,让人找关系弹劾张昊和武则天,弹劾这种政策。

地主的种子自己解决,对于买不起种子的,朝廷可以借,等种出来后照样还就可以了。

张昊知道如何种这三种农作物,他在现代世界时小时候在农村,种过这些东西。

他找来一些擅长种庄稼的农民来,以及一些家中有种过的农户,让他们学习,然后帮着官府去教其他人种植。

除了强制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外,张昊还在华阳府内开建水泥,红砖,钢筋等等工坊。

山西也快遭遇大旱了,要做好防备,可以用水泥来修建水库,储备水资源。

同时还可以修建沟渠等水利,方便灌溉。

华阳府内来自陕西的流民不少,张昊打算以工代赈为主,进行赈济。

水泥,红砖,玻璃,蜂窝煤,焦炭,纺织等等新的工坊会要不少的人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安置一些流民在华阳府开荒,以种植玉米,土豆,红薯。

“三姐,你和张大哥都是好人,你们不知道,现在华阳府的百姓都称呼你们是青天大老爷呢,尤其流民,因为你们,他们才有了活路!”

武家四小姐,武孀是武则天的妹妹,现在帮着武则天和张昊管理原来的工坊和生意。

武则天将武家支持她的人拉拢过来帮她和张昊做事。

现在武孀帮着管的生意是玻璃工坊,玻璃大棚,蜂窝煤工坊,飞梭织布机工坊等等。

这些工坊安置了不少流民,受到百姓,尤其是流民的称赞。

张昊和武则天成华阳府知府和同知才一个多月,但获得不少民心,百姓不骂他们,骂他们的是地主。

“三姐,张大哥以后是不是就是我的三姐夫了啊?”

武孀话说个不停。

“就你话多!专心做事,要是做不好,我就换人!”武则天没好气道。

这个武孀跟她亲近,人聪明,喜欢做生意,所以才安排她来管事,目前来看还是不错的。

武则天今天特意来看看情况,武孀跟在身旁,就是有点话痨。

武则天叮嘱道:“尽快把工坊开到华阳府各地去,将做出来的东西往东面,南面卖,现在我们需要钱来做更多的事情。”

十几天后,张昊和武则天他们见到了朝廷派来的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种植的督导,来自户部,是李世民选出来的人,每个省都安排了一个。

“张大人,来之前尚书大人已经叮嘱过,来到山西要多听你的指点。”

这位督导叫王忠杰,三十来岁,来之前李世民特意叮嘱了,所以专门过来拜访。

“户部尚书李为民大人?”

张昊明白了,“我和李尚书是好友,听闻他得到了陛下的重用……现在他在京城情况如何?”

王忠杰一听就知道张昊和李世民(李为民)关系是真的不一般,于是如实说道:“尚书大人目前在内阁有些独木难支,不过好在陛下信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