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九百一十一章 都护(2/2)

    这一战,差不多也摸清萨珊波斯的战力。

    优势兵力,还有主场优势,却跟府兵打成这样,只能说这次是他们走运了。

    】

    谁控制了河中地区,谁就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航海没有兴起之前,丝绸之路就是这块大陆的经济命脉。

    有利益,当然要争夺。

    你不拿,就会便宜别人。

    河中原本就是无主之地,亚历山大曾攻占此地,安息人曾攻占此地,大月氏也曾占领此地,建立贵霜帝国,然后是萨珊人、大食人、西辽、蒙古、大毛。

    华夏也曾尝试开拓此地,只可惜怛罗斯之战后,没等到高仙芝重振旗鼓,安史之乱接踵而至……

    华夏文明要真正走出去,与其他文明掰掰手腕,则必须进军河中!

    因为葱岭和天山,以及大漠草原隔绝了中原帝国与其他文明的联系。

    所以大秦需要在葱岭以西得到一块落脚地。

    “朕欲重立四大都护府,漠北设安北都护府,西域设安西都护府,交州设安南都护府,辽北设安东都护府,元凯、伯玉以为如何?”

    “陛下不是刚刚设立熊津都督府?”卫瓘问道。

    听名字就知道都护府的品级在都督府之上。

    大汉曾设西域都护府,秩比二千石,是西域之地最高的军政长官。

    此次战败,暴露出的问题就是尹春对诸国联军的控制力度不够,名义上的兵权,不等于真正掌握了诸国的兵力。

    说实话,打仗,还是需要自己人上。

    别人只能敲敲边鼓,打打顺风仗,指望他们玩命,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臣愿出任西域都护一职,愿陛下恩准。”杜预主动请缨。

    卫瓘眼珠子转了几圈,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杜预的心思,杨峥当然知道。

    一是避开朝堂上争斗,二是立功名,好在史书上留在更浓墨重彩的一笔。

    杜预不好财,不好权,唯独喜好名声。

    也只有他去,才能十拿九稳。

    如果成功,将来在西域封个世袭罔替的国公就是了。

    杨峥有些无奈道:“历次国家有事,皆是元凯挺身而出。”

    杜预笑道:“此乃臣子本分,此去不仅扬大秦国威,亦为传播儒家风化,臣身为士人,岂能置身事外?”

    “哈哈,你我君臣三人,必名震古今!”杨峥亦大笑,没忘记一旁的卫瓘。

    卫瓘一脸感动,“臣能遇陛下,实乃万幸也!”

    杜预拱手道:“谢陛下成全。”

    “元凯为安西都护,马隆为安东都护,陆抗为安南都护,安北都护,何人可以担当此任?”

    人选其实很多,张特、文鸯、蒙虓、马循都足以胜任。

    卫瓘拱手道:“漠北非比寻常,非智勇双全之人不足以胜任,臣举荐庞侍中!”

    “庞青?”杨峥望着卫瓘,这不就是支开竞争对手吗?

    不过,让庞青去漠北也行,一来避开朝中越演愈烈的内斗,二来,此次也未尝不是一次增加资历的机会。

    几年之后,庞青回朝,就可以与卫瓘真正的分庭抗礼了。